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当地时间5月30日至6月3日在芝加哥举行。此次大会上,广东省人民医院王坤教授领衔的neoCARHP研究入选大会口头报告,王坤教授在ASCO大会现场重磅公布了neoCARHP研究(摘要号:LBA500)结果。该研究针对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创新性的头对头比较了去卡铂的THP方案与含卡铂的TCbHP方案的疗效,结果显示,THP方案pCR率非劣效于TCbH方案,且毒性更低。这一发现不仅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预示着乳腺癌治疗向更精准、更个体化的方向迈进。报告结束后,肿瘤瞭望第一时间采访了王坤教授,请他就该研究的背景、意义及HER2阳性乳腺癌未来的探索方向进行介绍。
编者按: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当地时间5月30日至6月3日在芝加哥举行。此次大会上,广东省人民医院王坤教授领衔的neoCARHP研究入选大会口头报告,王坤教授在ASCO大会现场重磅公布了neoCARHP研究(摘要号:LBA500)结果。该研究针对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创新性的头对头比较了去卡铂的THP方案与含卡铂的TCbHP方案的疗效,结果显示,THP方案pCR率非劣效于TCbH方案,且毒性更低。这一发现不仅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预示着乳腺癌治疗向更精准、更个体化的方向迈进。报告结束后,肿瘤瞭望第一时间采访了王坤教授,请他就该研究的背景、意义及HER2阳性乳腺癌未来的探索方向进行介绍。
研究简介
研究背景
新辅助紫杉烷类、卡铂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治疗方案已显示出优异的治疗效果。neoCARHP研究旨在评估在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中,采用去强化的新辅助紫杉烷类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卡铂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neoCARHP是一项在15家医院进行的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非劣效性III期试验。符合条件的患者为年龄≥18岁,未经治疗的II-III期浸润性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患者根据淋巴结和激素受体状态进行分层,并随机(1:1)接受六个3周周期的研究者选择的紫杉烷类(多西他赛、紫杉醇或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曲妥珠单抗(首剂8mg/kg,之后每3周6mg/kg)和帕妥珠单抗(首剂840mg,之后每3周420mg)治疗,同时随机分配接受卡铂(TCbHP组;AUC mg/mL/min)或不接受卡铂(THP组)治疗。主要终点是乳房和腋窝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CR,ypT0/is ypN0),在改良意向治疗(mITT)人群中进行评估(所有接受至少一剂研究药物的患者)。主要疗效分析采用Cochran-Mantel-Haenszelχ²检验(根据淋巴结和激素受体状态分层),预设非劣效性界值为-10%。假设每组pCR率为62.8%,774名患者将在一侧显著性水平为0.025时提供80%的效力,假设失访率为5%。安全性在所有接受研究药物的患者中进行评估。
研究结果
2021年4月30日至2024年8月27日期间,共纳入并随机分配了774名患者(每组387名),其中766名纳入mITT人群(THP组382名,TCbHP组384名)。
THP组245名患者(64.1%[95%CI 59.2-68.8])达到pCR,而TCbHP组为253名患者达到pCR(65.9%[61.0-70.5])(绝对差异为-1.8%,95%CI:-8.5-5.0;优势比0.93,95%CI:0.69-1.25;P=0.0089)。
与TCbHP组相比,THP组患者的3-4级不良事件(79/382[20.7%]vs 133/384[34.6%])和严重不良事件(5/382[1.3%]vs 18/384[4.7%])较少。THP组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为中性粒细胞减少(26/382[6.8%]vs TCbHP组的63/384[16.4%])、白细胞减少(21[5.5%]vs 57[14.8%])和腹泻(10[2.6%]vs 16[4.2%])。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死亡。
研究结论
与TCbHP相比,THP提供了非劣效的pCR率,且耐受性更好。在存在双重HER2阻断的情况下,省略卡铂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去强化新辅助治疗策略,适用于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
研究者说
01
《肿瘤瞭望》:neoCARHP研究聚焦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开展这项研究的背景和初衷?在当前靶向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的背景下,为何选择探索“降阶梯”治疗策略?
王坤教授:新辅助治疗目前是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当前临床推荐的方案是TCbHP,也就是紫杉烷类(紫杉类)药物加上卡铂再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的治疗方案。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患者无法耐受卡铂带来的血液毒性、消化道毒性等不良反应。因此,我们思考,在现有治疗方案已经展现出良好疗效的基础上,考虑是否可以通过减少铂类药物的使用,来达到相似的治疗效果。
之前的研究结果,如针对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的BCIRG-007研究,已经提示我们,多西他赛联合卡铂再加曲妥珠单抗的疗效,并不优于多西他赛联合曲妥珠单抗的组合。这些前期的临床研究结果,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基于此,我们开展了这样一项非劣效性的临床研究,旨在探索省略卡铂后的治疗方案,即使用紫杉类药物+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的组合,与当前的标准治疗方案(紫杉类药物联合卡铂+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
02
《肿瘤瞭望》:neoCARHP研究作为中国学者主导的大型III期研究,其研究结果对整体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格局有何影响?
王坤教授:在本届ASCO大会上,众多国内外同行都向我们表示了祝贺。他们一致认为,neoCARHP研究的结果可能会为当前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目前,TCbHP方案是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标准治疗方案,其病理完全缓解率(pCR率)已经达到了60%,这是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然而,在neoCARHP研究中,我们头对头地比较了THP方案与TCbHP方案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THP方案的pCR率为64.1%,而对照组(TCbHP方案)的pCR率为65.9%,两者之间的绝对差异仅为1.8%。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差异通过了非劣效性验证,P值为0.0089,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结果。通过减少一种药物的使用,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毒副作用,同时保持疗效甚至可能提高疗效,这无疑是一个极具价值的发现。因此,这项研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03
《肿瘤瞭望》:neoCARHP研究为“降阶梯”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您认为未来在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中,还有哪些方向值得进一步进行探索?
王坤教授:在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领域,目前存在多个值得深入探索的新方向。首先,我们希望通过生物标记物来精准选择那些更有可能从新辅助治疗中获益的患者群体,这样可以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影像组学的方法和转化性研究也可能为我们揭示新的治疗策略和结果,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疾病的本质和治疗的反应机制。此外,随着新型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不断涌现,我们也期待能够探索免化疗的新辅助治疗方案,通过这些创新药物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患者的治疗负担和副作用。这些方向都极具潜力,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王坤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副院长
博士研究生导师
CSCO和CBCS乳腺癌专委会常委
2019年国之名医获得者
2021年NeoCART研究入选美国NCCN乳腺癌指南
2023年人民好医生-乳腺癌领域杰出贡献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