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行的“长江学术带乳腺协作交流年中会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中会暨2025ASCO会后会”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磊苹教授就“2025年ASCO HER2阳性乳腺癌新进展和我的实践”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报告。肿瘤瞭望特邀王磊苹教授接受专访,就2025年ASCO会议中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实践意义进行深入解读,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编者按:在近期举行的“长江学术带乳腺协作交流年中会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中会暨2025ASCO会后会”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磊苹教授就“2025年ASCO HER2阳性乳腺癌新进展和我的实践”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报告。肿瘤瞭望特邀王磊苹教授接受专访,就2025年ASCO会议中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实践意义进行深入解读,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01
《肿瘤瞭望》:您在本次大会上带来了“2025年ASCO HER2阳性乳腺癌新进展和我的实践”的讲课,请根据讲课内容,为我们介绍下2025年ASCO 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领域有哪些新进展?
王磊苹教授:2025年ASCO会议公布了多项重要的临床试验结果。在HER2阳性乳腺癌领域,有2项III期临床研究特别值得关注,可能对临床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启发。
对于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HER2+ABC),德曲妥珠单抗(T-DXd/DS-8201a)联合帕妥珠单抗(T-DXd+P)或者单独使用T-DXd,能否超越现有的标准一线治疗THP方案(紫杉+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是备受临床关注的问题。
2025年ASCO大会重磅揭晓的全球多中心Ⅲ期DB-09研究,成功挑战了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当前一线治疗标准THP方案。研究结果超出预期,无论是在总体疗效、风险比还是各亚组分析结果方面,都展现了优异的临床获益。结果显示,T-DXd/DS-8201a联合帕妥珠单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40.7个月,较THP方案显著降低44%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该研究结果意义重大,将T-DXd从后线治疗推进到一线治疗,将对临床实践产生重要影响,未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能会有更多患者在一线治疗中考虑使用T-DXd。
△DB-09研究主要终点:PFS(BICR)
△DB-09研究主要终点:PFS(研究者评估)
△DB-09研究亚组分析:PFS(BICR)
对于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新辅助紫杉烷类、卡铂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治疗方案已显示出优异的治疗效果。但其对传统化疗药物选择的影响一直是研究热点。既往BCIRG-007研究显示,在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去卡铂”的单靶TH方案(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的PFS和总生存期(OS)与标准TCH方案(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无显著差异,且安全性相似。在如今HER2双靶临床广泛应用的情况下,去化疗仍然是临床亟待探索的重要研究方向。
广东省人民医院王坤教授在本次ASCO大会上报告的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非劣效性的III期neoCARHP临床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去化疗降阶梯新辅助治疗的可行性。研究纳入年龄≥18岁,未经治疗的II-III期浸润性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患者根据淋巴结和激素受体状态进行分层,并随机(1:1)接受6个3周周期的研究者选择的紫杉烷类(多西他赛、紫杉醇或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曲妥珠单抗(首剂8mg/kg,之后每3周6mg/kg)和帕妥珠单抗(首剂840mg,之后每3周420mg)治疗,同时随机分配接受卡铂(TCbHP组;AUC mg/mL/min)或不接受卡铂(THP组)治疗,旨在对比THP与TCbHP方案在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在主要研究终点方面,THP组245例(64.1%,95%CI59.2-68.8)患者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TCbHP组253例(65.9%,95%CI61.0-70.5)患者达到pCR,绝对差异-1.8%,95%CI-8.5-5.0;优势比(OR)0.93,95%CI0.69-1.25;p=0.0089,表明THP在pCR率上非劣效于TCbHP。进一步根据激素受体状态进行分层,在ER-/PR-亚组中,THP组和TCbHP组的pCR率分别达到了78.2%和77.8%;在ER+/PR+亚组中,两组pCR率分别为55.8%和58.8%,无显著差异,其他各亚组分析结果也基本一致。上述研究结果提示,“去卡铂”降阶梯THP方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辅助治疗策略,对于临床中对卡铂耐受性较差或预期对靶向治疗反应良好的患者,这一研究结果为考虑去除铂类药物提供了依据。
△neoCARHP研究设计
△neoCARHP研究有效性分析:pCR
△neoCARHP研究有效性分析:不同激素受体状态亚组pCR
02
《肿瘤瞭望》:基于2025年ASCO 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进展以及您自身的实践经验,您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临床治疗发展有怎样的展望?有哪些方面是您认为特别值得关注和进一步探索的?
王磊苹教授:确实有很多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首先,DB-09研究的数据是初步公布的结果,其PFS是否会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非常值得关注。此外,我们也很关注单药治疗组是否能像联合治疗组一样取得同样好的疗效。考虑到二线治疗也是强效治疗方案,一线治疗对总生存期的额外影响程度也是我们迫切想了解的。
除了期待DB-09研究数据的进一步成熟,目前研究热点已经转向一线使用T-DXd后的维持治疗策略。如何通过ctDNA监测或疗效评估来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在早期治疗领域,除了探讨能否去除卡铂外,能否减少化疗周期数,甚至通过分子标志物筛选出特定敏感患者群体以豁免化疗,都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这些进展都提示我们需要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
王磊苹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中华医学会乳腺肿瘤青年学组委员
中国研究性医院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药物临床研究委员会青年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