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研究>正文

YBCSG 2025丨李婷教授:2025 ASCO三阴性乳腺癌TROP2 ADC治疗新进展及青年医生开展IIT研究的实践与见解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7/1 15:50:30  浏览量:267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在近期举办的“长江学术带乳腺协作交流年中会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中会暨2025 ASCO会后会”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婷教授就“TROP2 ADC在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mTNBC)中的治疗进展”及“从复旦ABC study看年轻医生开展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IIT)的困难与优势”等话题进行了精彩报告。肿瘤瞭望特邀李婷教授接受专访,就2025年ASCO会议中TROP2 ADC在mTNBC治疗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深入解读,并分享青年医生开展IIT研究的实践经验与建议。

编者按:在近期举办的“长江学术带乳腺协作交流年中会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中会暨2025 ASCO会后会”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婷教授就“TROP2 ADC在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mTNBC)中的治疗进展”及“从复旦ABC study看年轻医生开展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IIT)的困难与优势”等话题进行了精彩报告。肿瘤瞭望特邀李婷教授接受专访,就2025年ASCO会议中TROP2 ADC在mTNBC治疗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深入解读,并分享青年医生开展IIT研究的实践经验与建议。
 
01
《肿瘤瞭望》: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TROP2 ADC在mTNBC患者的治疗中有哪些最新进展?这些进展可能对mTNBC患者的治疗产生哪些影响?

李婷教授: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当前预后最差的乳腺癌亚型之一。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免疫治疗和抗体偶联药物(ADC)为TNBC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刚刚落幕的2025年ASCO大会公布了多项靶向Trop-2的ADC相关研究进展,包括新辅助治疗和晚期TNBC的数据,这里我们通过ASCENT-04研究与OptiTROP-Breast05研究,重点探讨TROP2 ADC在晚期TNBC患者治疗中的最新进展。
 
最引人注目的是ASCENT-04研究,这是一项全球性、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Ⅲ期临床研究,针对既往未经晚期系统治疗、无法手术的PD-L1阳性(CPS评分≥10分)局部晚期或转移性TNBC患者,评估Trop-2 ADC戈沙妥珠单抗(SG)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对比化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共纳入443例PD-L1阳性TNBC患者,按1:1随机分组。结果显示,与化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相比,戈沙妥珠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显著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达35%(11.2个月vs 7.8个月;HR 0.65,95%CI 0.51-0.84;P=0.0009)。虽然总生存期(OS)数据尚不成熟,但已显示出早期获益趋势。戈沙妥珠单抗联合方案具有更高的客观缓解率(ORR)(60%vs 53%)和更持久的缓解持续时间(DOR)(16.5个月vs 9.2个月)。安全性方面与既往研究一致,不良事件相关停药率显著低于化疗组(12%vs 31%)。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允许交叉治疗,对照组疾病进展后有81%的患者接受了戈沙妥珠单抗治疗,这可能影响最终的OS结果解读。
 
△ASCENT-04研究设计
 
△ASCENT-04研究主要结果:PFS(BICR)
 
ASCENT-04研究是首个证实ADC联合免疫治疗方案可一线应用于TNBC的Ⅲ期临床研究,为TNBC一线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另一个重要研究是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在ASCO大会口头报告的TROP2 ADC芦康沙妥珠单抗作为不可切除局部晚期/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一线治疗的单臂、II期OptiTROP-Breast05研究。该研究入组41例患者,中位随访18.6个月,结果显示总体ORR为70.7%,DCR为92.7%,中位PFS为13.4个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PD-L1 CPS<10的患者中,ORR仍达71.9%,mPFS为13.1个月。安全性方面未观察到治疗相关死亡、神经毒性或间质性肺病。
 
△OptiTROP-Breast05研究设计
 
△OptiTROP-Breast05研究:患者人口学与基线特征
 
△OptiTROP-Breast05研究主要结果:ORR
 
△OptiTROP-Breast05研究次要结果:PFS
 
△OptiTROP-Breast05研究:安全性结果
 
上述研究结果提示,未来TNBC一线治疗格局可能发生变化。但目前仍需等待更成熟的OS数据。同时,ASCENT-04研究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但尚未解答的问题,例如对于新辅助阶段已接受过免疫治疗的患者,一线治疗如何选择;以及临床面对多种可选的ADC药物时,如何进行排兵布阵、优化治疗策略等。
 
02
《肿瘤瞭望》:您在本届大会上带来了"从复旦ABC study出发,看年轻医生开展IIT研究的困难与优势"的讲课,请您介绍下年轻医生在开展IIT研究时面临的主要困难?这些困难在研究的不同阶段是如何体现的?

李婷教授:青年医生在开展研究者发起的研究(IIT)时确实面临诸多挑战。首先,临床工作与科研任务的双重压力是主要困难之一。临床医生很难有充足时间进行基础研究,因此IIT研究成为青年医生发表文章和申报课题的重要途径。在研究设计阶段,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抽出时间开展研究。我们的经验是通过与青年同事合作,实现数据共享和共同署名来解决这一问题。
 
在实施阶段,数据管理是另一个主要挑战。与药企发起的注册临床研究(IST)相比,IIT研究通常缺乏专业的数据管理人员,需要依靠科研护士和临床研究协调员(CRC)的支持。在质量控制方面,IIT研究更需要研究者自行监督和医院机构的定期检查来保证研究质量,这要求研究者具备更强的自我管理能力。
 
最重要的是在研究选题阶段,青年医生需要找到具有临床价值的科学问题。一个好的IIT研究应该立足于临床实践,解决现有指南和循证医学尚未回答的问题。这需要青年医生在日常工作中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批判性思维。
 
03
《肿瘤瞭望》:对于未来年轻医生开展IIT研究,您有什么建议或经验可以分享?如在研究选题、团队协作、资源获取等方面,您认为他们应该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李婷教授:青年医生开展IIT研究具有独特优势。首先,他们扎根临床一线,能够更直接地发现临床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与药企发起的临床试验(IST)不同,IIT研究更注重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而非商业目的,这使得研究结果往往更具临床指导价值。
 
在研究选题方面,我建议青年医生要养成多思考、多记录临床疑难问题的习惯,同时通过持续关注国际会议和文献,了解领域内已解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应该具备创新性、可行性和临床重要性。
 
在团队协作方面,建议建立跨学科合作团队,充分发挥各成员的专业优势。资源获取方面,可以积极申请医院或学会的科研基金支持,同时充分利用现有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最重要的是保持科研诚信,确保研究质量和数据的真实性。
 
李婷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翻译小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姑息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ABC GlobaAliance成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在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十余余篇
作为参与人之一获得上海市抗癌协会二等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