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关注>正文

【三星会】全国青年乳腺论坛丨李薇教授:多学科协作时代,乳腺中心管理模式创新——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新路径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7/7 16:58:40  浏览量:1061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在近期举办的“【三星会】全国青年乳腺论坛”上,江苏省人民医院李薇教授就“多学科协作时代,乳腺中心管理模式创新及效能提升”进行了专题授课。会后,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李薇教授,请她深入解读创新乳腺中心管理模式相较传统模式的优势、效能评估核心指标及其在全国推广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编者按:在近期举办的“【三星会】全国青年乳腺论坛”上,江苏省人民医院李薇教授就“多学科协作时代,乳腺中心管理模式创新及效能提升”进行了专题授课。会后,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李薇教授,请她深入解读创新乳腺中心管理模式相较传统模式的优势、效能评估核心指标及其在全国推广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01
肿瘤瞭望:您在本次会议上带来了“多学科协作时代:乳腺中心管理模式创新及效能提升”的讲课,与传统的乳腺中心管理模式相比,这些创新模式具有哪些优势?它们如何更好地适应多学科协作的需求,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李薇教授:创新乳腺中心管理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实现了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根本转变。其核心价值体现在:
 
1、提升患者就医效率与体验
 
通过多学科诊疗(MDT)模式,患者可实现“一站式”诊疗,一次挂号即可获得多学科专家协同制定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能有效解决患者“看病难”的问题,显著提高诊疗效率。
 
2、推动诊疗规范化与同质化
 
MDT模式有力促进了整个医疗团队内部协作,确保诊疗决策基于多学科共识,从而提升治疗方案的规范性与同质化水平。
 
3、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整合多学科资源,减少了患者在不同科室间的奔波,优化了门诊、住院等医疗流程。
 
这种模式契合多学科协作的需求,通过打破学科壁垒,集中专家智慧,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

02
肿瘤瞭望:您认为衡量乳腺中心管理模式效能提升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李薇教授:乳腺中心管理模式效能提升的评估应涵盖多维度指标:
 
1、质量与规范性指标
 
包括患者生存率、手术操作规范性、保乳手术率、前哨淋巴结活检率等关键手术质量指标。
 
2、运营效率指标
 
涵盖门诊接诊效率、住院周转率、平均住院日、门诊手术开展比例等,反映创新模式对医疗流程的优化效果。同时,MDT团队自身的运营效率(如MDT讨论效率、方案执行率)也是重要考核点。
 
3、患者结局指标
 
核心是患者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创新模式通过提供更便捷、精准的服务,进而提升患者在全程治疗周期中的体验和满意度,并促进其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
 
03
肿瘤瞭望:您认为创新的管理模式在全国乳腺中心乃至整个乳腺疾病治疗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前景如何?在推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障碍,应该如何解决?

李薇教授:创新乳腺中心管理模式顺应社会发展和医疗改革趋势,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1、政策支持
 
国家层面已出台多项政策(如规范化诊疗中心建设要求),明确鼓励和支持多学科诊疗中心的发展。
 
2、患者需求驱动
 
患者对更高效、便捷、精准医疗服务的需求是模式推广的根本动力。
 
3、技术赋能
 
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有望融入创新中心的建设和运行,为模式推广提供更多技术支撑。
 
然而,推广过程中亦面临以下挑战:
 
1、地域发展不均衡
 
不同地区医疗资源、技术水平差异显著,需因地制宜制定推广策略。
 
2、管理壁垒
 
需打破传统科室分割的管理壁垒,建立跨学科高效协作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
 
3、人才梯队建设
 
亟需构建结构合理、具备多学科协作理念和能力的人才梯队,确保模式的可持续运行。
 
解决以上三方面问题,才能使乳腺中心创新管理模式得以实施,从而惠及更多的患者。
 
 
李薇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
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长江学术带乳腺联盟(YBCSG)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江苏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科教强卫工程”青年人才
美国南卡莱罗那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