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研究>正文

肝癌二线治疗新成果!郝继辉教授团队一项研究揭示晚期肝细胞癌二线治疗优化策略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7/24 12:08:47  浏览量:218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靶向、免疫治疗的发展为晚期HCC预后带来了长足进步,但对于一线治疗失败患者,二线治疗领域尚欠缺有效的治疗方案。2025年7月,《Clinical Cancer Reserch》(IF 10.2)发表了郝继辉教授团队一项晚期HCC二线双免疫治疗的多中心、开放性I期研究,为晚期HCC二线治疗带来了潜在的双免疫治疗策略。

编者按: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靶向、免疫治疗的发展为晚期HCC预后带来了长足进步,但对于一线治疗失败患者,二线治疗领域尚欠缺有效的治疗方案。2025年7月,《Clinical Cancer Reserch》(IF 10.2)发表了郝继辉教授团队一项晚期HCC二线双免疫治疗的多中心、开放性I期研究,为晚期HCC二线治疗带来了潜在的双免疫治疗策略。
 
普鲁苏拜单抗(HBM4003)联合特瑞普利单抗作为晚期肝细胞癌二线治疗的多中心、开放性I期研究
 
 
抗PD-1/CTLA-4双免疗法(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已作为晚期肝细胞癌(HCC)的一线治疗在国际获批,但其作为二线治疗的疗效数据尚属空白。本研究首次探索新型抗CTLA-4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普鲁苏拜单抗(Porustobart,HBM4003)联合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晚期HCC二线治疗的潜力,填补了该领域空白,尤其为一线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失败且未经PD-1/L1治疗的患者提供高效新选择,同时揭示了PD-1/L1经治人群的耐药困境,为优化HCC治疗序列奠定基础,并推动双免方案向一线治疗的拓展探索。
 
这项多中心I期研究纳入两个患者队列:队列1(n=16)为未接受过抗PD-1/PD-L1治疗且一线抗VEGFR TKI治疗失败的患者;队列2(n=12)为既往一线抗PD-1/PD-L1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R治疗失败的患者。给药方案为普鲁苏拜单抗(0.45 mg/kg)联合特瑞普利单抗(240 mg),每21天静脉输注一次。主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
 
结果显示,该联合疗法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可控:
 
1、在26例被纳入疗效可评价集的患者中,总体ORR达23.1%(95%CI:9.0–43.6),其中PD-1初治人群(队列1)ORR为40.0%,而PD-1经治人群(队列2)无客观缓解。中位PFS为4.2个月,其中队列1达5.7个月,队列2为3.8个月。
 
(A)肿瘤大小退缩瀑布图(B)肿瘤缓解状况游泳图(C)PFS(D)OS
 
2、96.4%患者发生治疗期不良事件(TEAE),89.3%为治疗相关(TRAE);≥3级TRAE发生率为46.5%。未出现门脉高压性出血或肝性脑病等HCC特殊风险事件,肝功能异常发生率较低(32.1%),提示对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安全性可控。
 
3、缓解者治疗前肿瘤内调节性T细胞(Treg)富集,提示基线免疫抑制微环境或为疗效敏感人群筛选指标。治疗后外周血CD4?Ki67?与CD8?Ki67?T细胞大量扩增,提示联合疗法激活T细胞增殖。
 
如上所示,队列1 ORR高达40.0%,与一线双免疗法(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ORR:36.1%)相当,提示其作为二线治疗方案的巨大潜力。而队列2 ORR为0%,表明既往PD-1/L1治疗失败患者难以从后续双免治疗中获益。因此,推荐本双免联合疗法作为一线未接受PD-1/L1治疗患者的二线优选方案,而对于一线PD-1/L1治疗失败的患者,需探索新策略(如联合TIM-3/LAG-3抑制剂)。另外,基于PD-1初治组的优异疗效,将普鲁苏拜单抗+特瑞普利单抗前移至一线治疗(如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也极具前景,有望突破现有疗效瓶颈。
 
参考文献:Zhang N,Liu T,Luo M,et al.Porustobart(HBM4003)plus toripalimab as second-li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 multicenter,open-label,phase I study.Clin Cancer Res.Published online May 16,2025.doi:10.1158/1078-0432.CCR-24-3412
 
郝继辉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天津医科大学校长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国家级领军人才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人社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领衔科技部“消化肿瘤诊治”创新团队。从事胰腺肿瘤临床诊治及基础转化工作。在胰腺癌诊疗关键技术建立、临床应用及基础转化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从事胰腺肿瘤临床诊治及基础转化工作。针对临床诊治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积极开展精准外科、早诊早治、基础与转化研究,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十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Gastroenterology,Gut,Advanced Science,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Clinical Cancer Research,Cancer Research,Oncogene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百余篇。
 
秦叔逵教授
中国药科大学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院院长,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及南京天印山医院荣誉院长、首席专家,主任医师
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统计源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主编
长期从事肿瘤临床诊断治疗和研究工作,系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
亚洲临床肿瘤学联盟(FACO)前任主席和现任常务理事
国际肿瘤免疫学会(SITC)和亚洲临床肿瘤学会(ACOS)常务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任理事长和现任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宁宁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肿瘤内科科主任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肝癌防治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器官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肝脏病学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肝癌专委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消化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人工智能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分会免疫与化疗专委会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肝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
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转化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肝胆肿瘤专委会常委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肝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