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为病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铂类耐药后治疗手段有限,存在严重未满足的临床需求。2024 ASCO和2025 ASCO大会上分别公布了吴令英教授牵头的SCORES研究的主要终点无进展生存(PFS)和关键次要终点总生存(OS)的阳性结果,SCORES成为首个在铂耐药卵巢癌全人群中确证OS显著获益的III期研究。研究结果也显示在多个亚组中,苏维西塔单抗组均呈现PFS和OS的双重改善。在2025 CSCO年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袁光文教授公布了“苏维西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铂耐药复发性上皮卵巢癌、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的随机、双盲III期SCORES研究最终分析亚组报告”。
卵巢癌为病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铂类耐药后治疗手段有限,存在严重未满足的临床需求。2024 ASCO和2025 ASCO大会上分别公布了吴令英教授牵头的SCORES研究的主要终点无进展生存(PFS)和关键次要终点总生存(OS)的阳性结果,SCORES成为首个在铂耐药卵巢癌全人群中确证OS显著获益的III期研究。研究结果也显示在多个亚组中,苏维西塔单抗组均呈现PFS和OS的双重改善。在2025 CSCO年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袁光文教授公布了“苏维西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铂耐药复发性上皮卵巢癌、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的随机、双盲III期SCORES研究最终分析亚组报告”。
袁光文教授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妇瘤科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妇科肿瘤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
国家癌症中心宫颈癌质控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宫颈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感染性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III期SCORES研究的关键入组标准包括:含铂化疗失败的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患者,铂耐药后接受过≤1线卵巢癌系统治疗,ECOG PS 0-1。421例患者2:1随机分组进入试验组接受“苏维西塔单抗(1.5 mg/kg Q2W)+化疗(紫杉醇、多柔比星脂质体或拓扑替康),或进入对照组接受安慰剂+化疗。各化疗亚组中,受试者基线特征在两组间分布较均衡。研究纳入了约50%既往使用过PARP抑制剂,约50%既往使用过贝伐珠单抗等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患者,约1/3患者既往接受过≥3线系统治疗。
研究设计
主要研究终点PFS:苏维西塔单抗联合化疗组的中位PFS为5.49个月,相比化疗组延长2.76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52.6%(HR=0.474,p<0.0001)。PFS最终分析结果与期中分析一致,PFS(BIRC评估)的改善具有统计学和临床意义。各亚组均显示苏维西塔单抗组较对照组的明显改善。
关键次要终点OS:苏维西塔单抗联合化疗组的中位OS为15.31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23.2%(HR=0.768),p值为0.0304,延长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各时点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24个月OS率提升约50%(33%vs 22%)。无论既往接受的治疗线数、是否接受过PARPi或抗血管生成治疗、无铂间期是否<3个月、联合何种化疗方案,苏维西塔单抗均较对照组更优。
与不同化疗方案联合的疗效:联合不同化疗药物,苏维西塔单抗组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死亡风险,提高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紫杉醇、多柔比星脂质体和拓扑替康三个化疗亚组OS结果显示,在单药化疗基础上联合苏维西塔单抗OS使死亡风险降低21.3%-25.1%。
贝伐珠单抗经治人群:既往使用过贝伐珠单抗的患者,接受苏维西塔单抗治疗仍可带来PFS和OS的明显获益:中位PFS为4.93 vs 1.97个月,显著延长2.96个月;中位OS为13.37 vs 10.41个月,延长2.96个月。
安全性:苏维西塔单抗联合不同化疗时,均未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发生率的增加均与给药持续时间的延长可能有关。所有亚组中均未发生与苏维西塔单抗相关的死亡TEAE,总体安全性可控。校正给药时间后,实验组和对照组≥3级TEAE发生率接近。
本次公布了关键亚组(联合的化疗方案、既往是否使用过抗血管生成药物、既往是否使用过PARP抑制剂等)的数据结果:与单药化疗相比,苏维西塔单抗联合化疗显示出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和临床意义的PFS和OS的延长;无论联合何种化疗方案(紫杉醇、多柔比星脂质体和拓扑替康)、既往是否接受过抗血管生成治疗(如贝伐珠单抗)或PARP抑制剂,苏维西塔单抗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疗效;在安全性方面,苏维西塔单抗联合不同化疗时均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耐受性良好,未发生与苏维西塔单抗相关的死亡TE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