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在全球范围内较为常见,美国年发病率超过160万例[1]。欧洲发病率与之相近,部分人群数据显示可达12.6/10万人年[1]。虽然全球发病率难以精确统计(检出率存在地域差异),但根据欧美数据推算,全球每年新增肺结节病例达数百万例[1,2]。
肺结节在全球范围内较为常见,美国年发病率超过160万例[1]。欧洲发病率与之相近,部分人群数据显示可达12.6/10万人年[1]。虽然全球发病率难以精确统计(检出率存在地域差异),但根据欧美数据推算,全球每年新增肺结节病例达数百万例[1,2]。
本文作者
多数肺结节属良性病变,但亦可能是肺癌的早期表现。明确结节性质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目前微创肺结节活检主要有两种方式:CT引导下经胸穿刺活检(TTNB)和导航支气管镜活检(NB)。随着数字断层融合等新技术与NB平台的结合,定位精准度已显著提升。但此前这两种技术在准确性与安全性方面缺乏高质量的头对头比较研究。近期公布的VERITAS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这项多中心随机非劣效性试验将外周肺结节患者随机分配至NB组或CT引导TTNB组[3]。
- 研究显示,NB组诊断准确率达79.0%(119例患者中94例确诊),TTNB组为73.6%(110例患者中81例确诊)。5.4个百分点的绝对差异满足预设的10个百分点非劣效界值(P=0.003),证实NB不逊于TTNB。但优效性检验P值为0.17,表明两者诊断准确性无显著差异。
- 值得注意的是,NB组气胸发生率为3.3%(121例中有4例),远低于TTNB组的28.3%(113例中有32例)。
- 需置管或住院的重症气胸发生率分别为0.8%vs 11.5%。总体并发症发生率NB组仅5.8%,显著低于TTNB组的31%(P<0.001)。
VERITAS研究强有力证实:NB的诊断准确性与TTNB相当,且并发症风险显著降低。对于外周肺结节患者,NB的低并发症特性可降低住院率及相关医疗成本。该技术还能通过纵隔超声(EBUS)在一次手术中完成肺癌全面分期,既减少麻醉风险又缩短诊疗周期。基于这些优势,我们认为NB应成为肺结节活检的首选方案。
随着新技术和新疗法不断涌现,后续仍需高质量临床试验来指导肺癌临床实践。VERITAS研究证实:对于外周肺结节诊断,导航支气管镜是CT引导经胸穿刺活检的安全有效替代方案,具有与TTNB相当的诊断效能、更优的安全性,使其成为临床实践的理想选择。
参考文献
1.Schmid-Bindert G,Vogel-Claussen J,Gütz S,et al.Incidental Pulmonary Nodules–What Do We Know in 2022.Respiration.2022;101(11):1024-1034.doi:10.1159/000526818
2.Vamsidhar Velcheti et al.Large scale evaluation of pulmonary nodule workup:A real-world study of over 150,000 patients in New York State.JCO 41,8559-8559(2023).DOI:10.1200/JCO.2023.41.16_suppl.8559
3.Lentz RJ,Frederick-Dyer K,Planz VB,et al.Navigational Bronchoscopy or Transthoracic Needle Biopsy for Lung Nodules.N Engl J Med.2025;392(21):2100-2112.doi:10.1056/NEJMoa2414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