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疼痛管理领域,中重度疼痛的有效控制始终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保障治疗依从性的关键,但是现在疼痛治疗仍面临镇痛效能与安全性平衡的挑战。随着镇痛药物研发的不断突破,国内首款由宜昌人福药业推出的盐酸他喷他多片正式上市,为临床专家提供了全新的镇痛治疗选择。盐酸他喷他多片作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兼具μ-阿片受体(MOR)激动与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双重作用的阿片类镇痛药,其创新机制打破了传统药物的单一靶点局限。本文基于现有国内外循证证据,系统解析该药物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实践与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在临床疼痛管理领域,中重度疼痛的有效控制始终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保障治疗依从性的关键,但是现在疼痛治疗仍面临镇痛效能与安全性平衡的挑战。随着镇痛药物研发的不断突破,国内首款由宜昌人福药业推出的盐酸他喷他多片正式上市,为临床专家提供了全新的镇痛治疗选择。盐酸他喷他多片作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兼具μ-阿片受体(MOR)激动与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双重作用的阿片类镇痛药,其创新机制打破了传统药物的单一靶点局限。本文基于现有国内外循证证据,系统解析该药物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实践与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独特双重机制协同,药代优势显著
盐酸他喷他多片的核心药理优势源于其双重作用机制,区别于传统单一靶点阿片类药物,它同时具备μ-阿片受体激动作用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作用,两种机制协同发挥镇痛效果:
一方面,通过激动μ-阿片受体[1],通过中枢上行和下行神经通路,以及外周阿片受体的激动作用,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释放的同时介导神经元超极化,阻碍痛觉传导;另一方面,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2],增加突触间隙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持续激活突触后A2受体,激活下行抑制通路,不仅增强镇痛效果,还能减少单一阿片受体激动带来的副作用风险。
从药代动力学[3]角度看,口服后吸收迅速,30min发挥镇痛作用,1.25h左右即可达到血药浓度峰值,满足临床对疼痛“快速控制”的需求;持续作用时间为4-6小时;代谢主要途径是与葡萄糖醛酸共轭产生葡糖苷酸,口服后,约70%(55%的O-葡糖苷酸和5%他喷他多硫酸盐)剂量的药物以共轭形式经尿排泄,约3%的药物以原形经尿排泄。代谢产物无镇痛活性。他喷他多和其代谢产物几乎完全经肾排泄(99%)。口服给药后的终末半衰期平均为4h。
多场景适配,安全阈值更高
盐酸他喷他多片是一种合成的中枢镇痛药,属于强效阿片类药物,虽在国内尚属新型阿片类镇痛药,但其在全球范围内(如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已积累十余年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和研究数据,为国内疼痛管理带来重要启示:
1、急性中重度疼痛:快速镇痛,减少阿片依赖风险
腰痛骨关节炎痛急性发作、带状疱疹神经痛等患者常陷入“治痛伤胃、镇痛嗜睡”的两难境地。盐酸他喷他多片的速释特性与中枢-外周双重作用机制,为这类急性疼痛提供新解法:美国一项椎体压缩性骨折(VCF)急性疼痛随机IIIb期研究[4]显示,他喷他多相较于羟考酮停药率降低10%,不良事件发生率4.5%vs.18.6%,尤其是胃肠道相关副反应优势显著。更令人振奋的是,其通过调节去甲肾上腺素系统抑制“疼痛记忆”形成,在创伤后急性疼痛向慢性疼痛转化阶段发挥阻断作用。
2、慢性疼痛管理:长期用药安全性更优
在癌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等慢性疼痛的长期治疗中,盐酸他喷他多片的优势更为突出。传统阿片类药物易因长期单一激动μ受体导致耐受、剂量递增,进而增加便秘、嗜睡等副作用负担。而盐酸他喷他多片的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作用可增强镇痛效能,减少μ受体激动剂量;同时,其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针对性作用,填补了传统阿片类药物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效果不佳的空白。一项单中心、随机、双盲、对照、非劣效性试验[5]比较了他喷他多与他喷他多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化疗诱导周围神经病变(CIPN)患者疼痛的疗效,结果显示他喷他多治疗化疗诱导的神经痛有显著效果,非劣效于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并且可降低多种不良反应发生率。
3、特殊人群适配:拓宽镇痛治疗边界
对于肝肾功能受损患者,盐酸他喷他多片无需调整剂量,相比需严格调整剂量的传统阿片类药物,临床应用灵活性更高。发表于《Therapeutics and Clinical Risk Management》杂志的一项慢性肾病和血液透析患者中阿片类药物安全使用的综述[6]中提出他喷他多可用于轻中度慢性肾损伤患者镇痛治疗,且不需要调整剂量。用于中度肝损伤患者需低剂量降低频率给药(50mg,8h),而轻度肝损伤镇痛治疗则无需调整剂量。
国内外指南/共识推荐用药
结语
盐酸他喷他多片的上市,不仅填补了国内新型双机制阿片类镇痛药的空白,更以其独特的作用特点、明确的临床优势,为临床疼痛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未来需通过更深入学术研究及临床实践,进一步挖掘其学术价值与临床潜力,为疼痛管理领域的精准化、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多科学依据。为更多疼痛患者带来“有效镇痛、安全生活”的希望。
▌参考文献:
[1]、Alshehri F S.Tapentadol:A review of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studies,clinical trials,and recent findings[J].Drug Design,Development and Therapy,2023:851-861.
[2]、Romualdi P,Grilli M,Canonico P L,et al.Pharmacological rationale for tapentadol therapy:a review of new evidence[J].Journal of pain research,2019:1513-1520.
[3]、Fahad S Alshehri(2023)Tapentadol:A Review of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Studies,Clinical Trials,and Recent Findings,Drug Design,Development and Therapy,851-861.
[4]、Tapentadol,oxycodone or placebo for acute pain of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a randomized Phase IIIb study.Pain Manag.2013 Mar;3(2):109-18.
[5]、Comparative Efficacy of Tapentadol versus Tapentadol Plus Duloxetine in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A Randomized Non-Inferiority Clinical Trial.Cancers(Basel).2022 Aug 18;14(16):4002.
[6]、Safe Use of Opioids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Hemodialysis Patients:Tips and Tricks for Non-Pain Specialists.Ther Clin Risk Manag.2020 Sep 9;16:82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