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百家>访谈>正文

圆桌派:共话乳腺肿瘤治疗策略,深化放疗与多学科融合创新丨湖北省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2025年学术会议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6/27 11:37:03  浏览量:976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由湖北省医师协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承办的“湖北省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2025年学术会议”日前于武汉成功举办。此次会议备受瞩目,吸引了众多放射肿瘤治疗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乳腺肿瘤会场更是亮点纷呈,汇聚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分享。肿瘤瞭望特邀辽宁省肿瘤医院张娜教授、江西省肿瘤医院蒋春灵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翟医蕊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季明华教授就乳腺癌质子治疗、术后放疗研究热点、多学科协作模式等议题进行深入介绍,以期为乳腺癌患者治疗带来新思路。

 
04
《肿瘤瞭望》:请您为我们分享下2025年ASCO乳腺癌放疗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蒋春灵教授:总体而言,2025年ASCO年会上,乳腺癌放疗领域的研究数量虽不算多,但呈现出明确的发展趋势,即朝着精准降阶梯的方向迈进。当前发表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如何在不牺牲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治疗强度,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4项相关研究。
 
 
研究一
NRG-BR007研究(摘要号:TPS625)——早期激素敏感型乳腺癌的放疗降阶
 
该研究旨在针对I期激素敏感型低危乳腺癌患者,通过基因组检测进行筛选,在保乳术后安全地省略放疗,实现精准降阶治疗。研究入组的患者需满足年龄在50-59岁、T1N0,同时基因检测Oncotype DX RS<18(或经MammaPrint检测为低危)的条件。其核心假说是:对于ER/PR+HER2-I期乳腺癌(RS<18)患者,在规范内分泌治疗后,仅采用保乳术在IBR(术后即刻乳房重建)控制与乳房保留方面,效果不劣于保乳术+放疗。截至今年5月份,该研究已入组1200例患者。我们期待通过此研究,满足上述条件的早期HR阳性低危乳腺癌患者,在保乳手术后能够豁免放疗。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减轻治疗负担。
 
研究二
NRG-BR008研究(摘要号:TPS1120)——早期HER2+乳腺癌局部降阶梯放疗
 
此研究旨在解决当前临床实际问题,即在全身治疗高度有效的背景下,放疗对于低危HER2+乳腺癌患者是否必要。研究纳入了HER2+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分为辅助队列和新辅助队列。辅助队列为T1-2(≤3cm)N0的患者,先行手术;新辅助队列为T<5cm N0(临床分期)的患者,先行靶向治疗。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RM 1组接受乳腺放疗+HER2靶向治疗延续+HR治疗(按需);ARM 2组豁免乳腺放疗+HER2靶向治疗延续+HR治疗(按需)。该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比较两种治疗方案(放疗vs.不放疗)的RFI(无复发间期)。目前研究正在进行中,我们期待研究结果公布后,能为满足条件的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是否能够豁免放疗提供答案。
 
 
研究三
新辅助放化疗引导下的三阴性/HER2阳性乳腺癌的手术降阶(摘要号:TPS630)
 
本研究旨在评估通过真空辅助核心活检(VACB)确认达到pCR的患者,省略手术后其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是否不劣于标准手术。截至目前,该研究已入组4例患者。我们期望通过该研究取得阳性结果后,能够大大减轻对新辅助治疗敏感的三阴性/HER2+乳腺癌患者在达到pCR后的治疗负担。
 
 
研究四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联合放疗是否增加症状性放射性坏死(SRN)风险?(摘要号:1039)
 
放疗是脑转移患者的标准治疗方式,而该研究聚焦于ADCs联合放疗是否会增加患者症状性放射性坏死(SRN)风险。研究通过荟萃分析比较两种治疗策略的SRN风险,研究者检索PubMed等数据库资料,将符合条件的患者分为两组:同步联用组(C-ADC),即ADCs与放疗同期进行;非同步联用组(NC-ADC),即ADCS与放疗分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同步使用ADC与导致症状性放射性坏死风险较非同步使用(NC-ADC)显著升高近3倍(19.5%vs 6.9%RR:0.73 95%CI:1.45-5.11,P=0.002)。该研究结果使我们对ADC治疗时代,脑部放疗是否能和ADC药物合并使用提出了质疑。
 
 
通过分享2025年ASCO会议上有关乳腺癌放疗的这4项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未来乳腺癌的放疗将更加依赖多学科协作,涵盖肿瘤标志物查找以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挖掘等方面。最终目标是让放疗更好地治疗乳腺癌患者,同时减轻患者负担,推动治疗朝着更精准、更个体化的方向发展,造福更多乳腺癌患者。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