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百家>访谈>正文

圆桌派:共话乳腺肿瘤治疗策略,深化放疗与多学科融合创新丨湖北省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2025年学术会议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6/27 11:37:03  浏览量:970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由湖北省医师协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承办的“湖北省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2025年学术会议”日前于武汉成功举办。此次会议备受瞩目,吸引了众多放射肿瘤治疗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乳腺肿瘤会场更是亮点纷呈,汇聚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分享。肿瘤瞭望特邀辽宁省肿瘤医院张娜教授、江西省肿瘤医院蒋春灵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翟医蕊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季明华教授就乳腺癌质子治疗、术后放疗研究热点、多学科协作模式等议题进行深入介绍,以期为乳腺癌患者治疗带来新思路。

05
《肿瘤瞭望》:您认为目前乳腺癌术后放疗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这些研究热点对临床实践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翟医蕊教授:乳腺癌术后放疗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术后放疗适用人群:精准界定能从术后放疗中获益的人群至关重要。若能做到精准界定,可使真正获益的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同时让可能获益有限或无获益的患者规避放疗副反应。既往国内外放疗年会相关研究关注过早期高龄患者是否可豁免术后放疗这一问题,这也是未来术后放疗人群探索的方向。
 
2、放疗范围:当前热点聚焦于内乳淋巴结引流区是否需要放疗。部分研究认为放疗能降低内乳局部复发率,但也有研究指出其对延长患者生存帮助不大。基于此,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开展了全国首个关于内乳放疗的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期待能得出明确结果。若确定需要扩大放疗范围,则可按此执行;若无需如此,不仅可减轻相应副反应,还能进一步探索放疗优势人群,并明确哪些患者需要放疗、哪些不需要。
 
3、放疗实施方式:乳腺肿瘤放射生物学的α/β值相对较小,更适合大分割放疗,乳腺癌、前列腺癌历来被视为首选大分割放疗的肿瘤。如今国际上有进一步缩短放疗时间的趋势,例如将放疗次数缩短至5次,每次剂量相应增大。减少放疗次数一方面可降低患者医疗支出(医疗支出通常按次数收费),减轻老百姓负担;另一方面,对于异地就医患者,可减少租房等伴随医疗费用,整体减轻患者负担。鉴于乳腺癌适合大分割放疗,若临床实践证实,减少放疗次数与增加放疗次数效果相同,且能在我国患者中得到证实,将惠及更多患者。
 
 
06
《肿瘤瞭望》:根据您的经验,在制定乳腺癌术后放疗个体化方案时,需要考虑哪些重要因素?

翟医蕊教授:制定乳腺癌术后放疗个体化方案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尽管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探讨如何依据指南实施标准化放疗,但患者实际情况因人而异,个体化治疗方案不可或缺。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患者需求不同。例如,40岁女性与70岁女性需求存在差异。对于40岁女性,需考虑其长期生存质量、美容效果,以及在保证生存获益的同时,如何降低复发率、减轻心理负担。而对于70岁女性,在有限或相对有限的生命里,更需注重保护其生活质量。
 
2、疾病分期:患者分期对应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不同分期需采取不同治疗策略。
 
3、与患者沟通:对于一些处于灰区地带的患者,如中危患者(可放疗可不放疗),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向患者说明其复发率、放疗后的获益情况、不放疗可能造成的损失,同时了解患者在意和需求的内容。有些患者追求更长的生存期、更低的复发率,而有些患者则更注重生活质量、希望副反应更轻,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方面。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