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新知>正文

崔玖洁医生:胰腺癌精准治疗曙光将至,中青年同行应兼顾传承与创新丨CSCO肝胆胰肿瘤大会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10/10 15:19:46  浏览量:1839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25年9月5-7日,202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肝胆胰肿瘤大会暨第十五届胰腺癌上海论坛、长三角肿瘤专科联盟年会在上海召开,本次大会由CSCO肝癌专家委员会、胰腺癌专家委员会与胆道肿瘤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办,继续秉承“肝胆相照,胰路同行”理念,以“创新·融合·精准·智能”为主题,旨在推动学科前沿探索与诊疗能力提高。《肿瘤瞭望》特邀大会承办单位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崔玖洁医生,盘点本次CSCO肝胆胰肿瘤大会亮点,解读前沿诊疗进展和探索趋势,并从中青年工作者视角分享心得体会。

编者按:2025年9月5-7日,202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肝胆胰肿瘤大会暨第十五届胰腺癌上海论坛、长三角肿瘤专科联盟年会在上海召开,本次大会由CSCO肝癌专家委员会、胰腺癌专家委员会与胆道肿瘤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办,继续秉承“肝胆相照,胰路同行”理念,以“创新·融合·精准·智能”为主题,旨在推动学科前沿探索与诊疗能力提高。《肿瘤瞭望》特邀大会承办单位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崔玖洁医生,盘点本次CSCO肝胆胰肿瘤大会亮点,解读前沿诊疗进展和探索趋势,并从中青年工作者视角分享心得体会。
 
01
《肿瘤瞭望》:作为本次CSCO肝胆胰肿瘤大会的组委会成员,您能否为我们盘点此次大会在日程安排和议题设置上的亮点或创新之处?

崔玖洁医生:首先要感谢各位肝胆胰领域专家前来参会,CSCO肝胆胰肿瘤大会自2020年后因疫情停摆,直至本次在上海隆重举办,整场大会及各个分会场设置也有特别之处,例如5日下午设置的转化研究专场和青年论坛,都主要邀请领域内年轻专家发言;6日上午的大会主会场,由CSCO肝胆胰肿瘤领域的各位专家委员会主委作报告;6日下午则设置了5个分会场,包括肝癌、胆道癌与胰腺癌三大主要方向的分会场,然后是基础、转化和临床研究专场,旨在强调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对改变临床治疗范式的影响;最后是综合治疗专场,包括营养支持治疗、血液毒性管理、止吐治疗等内容,它们也是肿瘤治疗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整体来看,本次大会全面覆盖了肝胆胰肿瘤从基础到临床研究,再到支持治疗的各项内容。
 
02
《肿瘤瞭望》:您在本次大会上带来了以“胰腺癌新药临床研究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报告,结合您的报告内容,您能否盘点一下最可能或即将在胰腺癌治疗中取得突破的创新药物?它们是怎样有效针对“癌中之王”胰腺癌的?

崔玖洁医生:胰腺癌新药治疗是我多年来一直在做的课题,我们此前也特别期待胰腺癌能像肺癌、胃癌、肠癌一样开展精准治疗,虽然胰腺癌也有一些靶向药,但面向的患者人群非常小众,如厄洛替尼虽在临床研究中取得有统计学显著性的结果(总生存期改善),但临床应用率极低。而最近几年,RAS通路抑制剂率先在胰腺癌精准治疗中取得突破,KRAS G12C/12D及泛KRAS/RAS都已进入临床研究,其中泛RAS抑制剂daraxonrasib(研发代号:RMC-6236)进展较快,III期临床研究已接近完成,可能在明年上半年获批上市。
 
国产KRAS G12D抑制剂研发进展也很快,即将启动大规模III期临床研究,从II期研究结果来看,国产KRAS G12D抑制剂客观缓解率(ORR)高,有望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至少达到10个月,且仍有2/3患者在继续用药、mPFS尚未达到(NR),最终mPFS有可能长达一年,这一幕在胰腺癌中过去不可能看到。我国胰腺癌患者众多,如果能够快速入组、快速完成大规模III期临床研究,助力药物在国内获批上市,将是全世界胰腺癌患者的福音,也会使我国在胰腺癌治疗中有更多话语权。
 
此外,还有一些新药针对胰腺癌及胃癌中高表达的CLDN18.2,在胰腺癌中也取得了出色的疗效,如目前抗CLDN18.2单抗正在联合标准一线化疗开展II期临床研究,靶向CLDN18.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CAR-T疗法及双特异性抗体等多种新药,也在探索单药或联合治疗;此前一直对胰腺癌疗效有限的免疫治疗,也可能通过与创新药物联合实现破局,正在开展探索的还有抗组织因子(TF)/TROP2 ADC等药物。同时在化疗方面,原研伊立替康脂质体及其多种国产版本也已在国内上市。基于以上多方向进展,我相信胰腺癌治疗已经是“黎明前的黑暗”,或许在1-2年内,国产创新药及其它药物就将改变临床实践,大幅提升治疗效果。
 
03
《肿瘤瞭望》:近年来,由中国学者发起、使用国产创新药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那么您和所在团队正在进行哪些关键研究?能否分享一些相关信息和进展?

崔玖洁医生:我们中心开展的胰腺癌研究相对较多,其中较有前景的首先是KRAS G12D抑制剂,静脉给药剂型的II期临床研究已经完成,马上将在9月份启动III期研究,这会是速度最快,也是我认为将最大程度改变临床实践和指南推荐的研究;此外我们还开展了一项抗B7-H3 ADC用于二线治疗的研究,初步看到的mPFS数据已经超过8个月,在二线治疗也有良好前景;其它一些在研药物还包括CLDN18.2双抗、抗TROP2 ADC、口服泛KRAS抑制剂、疫苗疗法用于术后辅助治疗等,全面覆盖了胰腺癌从术后辅助治疗,到晚期一线/二线及后线治疗,因此对于体能条件好、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我们都会推荐入组临床研究,从治疗中获益概率更高,且我们开展的临床研究也经过严格筛选,不会让患者承担额外风险。此外,MTAP也是胰腺癌治疗的良好靶点,它与胰腺癌四大“明星基因突变”之一的CDKN2A重合度(即共缺失)达到80%,且靶向药初步疗效良好,我们中心也正在筛选此类患者。
 
虽然我们在胰腺癌领域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没有做到最好,希望能逐步做到更好,比如随着临床研究和新药应用,我们中心胰腺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大概可达15-16个月,但这样还不够;前面提到的KRAS G12D抑制剂临床研究仍在继续,mPFS尚未达到,OS数据也还未知,我很期待研究能改变患者的mOS水平,以良好的疗效鼓励更多患者入组。
 
在这里,我希望借助贵平台来宣教一点:患者对临床研究应该有新的认识,入组研究不是来当小白鼠做牺牲的,特别是III期临床研究已有早期研究的大量数据支持,对患者其实是经济实惠不需自费,又能获得高水平临床研究团队的严密诊治和更好的疗效,从多个方面得到获益,而且通过临床研究的药物上市,也能为后来的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04
《肿瘤瞭望》:本次大会有许多中青年临床工作者参会,分享学术报告或诊疗经验,同为中青年工作者,您对这些分享有何评价?同时,您认为肝胆胰肿瘤大会等国内学术会议,应作出哪些对中青年工作者更“友好”的改变?

崔玖洁医生:传承在医疗领域非常重要,我们都是跟着老师一步步从基础学起,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临床实践,像本次来到肝胆胰肿瘤大会的前辈们,也都是仍然在临床一线耕耘的大更容易接受新思想,在创新方面可能会略有优势,站在老师们巨人的肩膀上做更多延伸性质的工作,有时也需要老师们给予更多支持,像我的老师王理伟教授很多时候思维就非常开放,会给我很多机会、询问我的想法,如果我的想法能说服他,做法就会得到支持。
 
而在今年的肝胆胰肿瘤大会上,我们也在5日下午专门设置了青年专场,希望中青年专家们坐在一起,通过更多思维碰撞碰出新的火花,毕竟长江后浪推前浪,中青年专家们也必然会成为领域内的大咖和中坚力量,所以年轻专家们多交流、多合作,会为今后协作开展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建立良好基础,把前辈老师们交给我们的肝胆胰肿瘤诊疗进步任务做得更好。
 
崔玖洁医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科
2012-2014年美国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访学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九龙医学优秀青年人才奖”
共发表SCI论文60余篇,总影响因子超过300分
主要方向:消化系统肿瘤
学术任职:
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委
CSCO胰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CSCO肿瘤营养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
CSCO肝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CACA胰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CACA肿瘤靶向治疗专委会委员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胰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