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研究>正文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守臻教授解读2025 ASCO与EAU最新研究成果丨2025浦江前列腺癌学术大会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7/11 14:14:29  浏览量:207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25年6月,于上海举办的2025浦江前列腺癌学术大会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守臻教授围绕“从2025年国际会议看mCRPC的精准分型与治疗”这一主题,结合ASCO和EAU最新会议成果,分享了mCRPC治疗领域的精准分型和治疗最新进展,内容涵盖重要基因靶点、药物研究成果以及未来临床应用前景。

编者按:2025年6月,于上海举办的2025浦江前列腺癌学术大会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守臻教授围绕“从2025年国际会议看mCRPC的精准分型与治疗”这一主题,结合ASCO和EAU最新会议成果,分享了mCRPC治疗领域的精准分型和治疗最新进展,内容涵盖重要基因靶点、药物研究成果以及未来临床应用前景。
 
 
01
前列腺癌分子精准分型新进展
 
陈守臻教授首先强调了前列腺癌分子分型的复杂性与异质性,特别指出ASCO GU 2025会议对前列腺癌进行的几种主要分型:传统腺癌亚型(AR阳性,NE阴性)、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亚型(NEPC,AR阴性,NE阳性)和双阴性亚型(AR、NE皆阴性)、双向分化亚型(AR、NE皆阳性)等。
 
陈教授进一步指出,传统腺癌亚型普遍表达PSMA、STEAP1、STEAP2、Trop-2及B7-H3等靶点,而NEPC和双阴性亚型则不表达PSMA,但双阴性亚型和双向分化亚型会表达Trop-2。因此,不同前列腺癌类型需针对其特异的分子标志物制定精准治疗策略。
 
 
02
PARP抑制剂:精准用药更有效
 
在mCRPC治疗中,同源重组修复基因(HRR)突变一直备受关注。陈教授指出,2025年FDA已否决了PARP抑制剂联合新型内分泌药物不经筛选、全人群应用的适应症扩展。这表明精准分子检测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陈教授引用了TALAPRO-2研究数据:在BRCA2、PALB2、CDK12突变患者中,PARP抑制剂联合治疗的疗效显著,进一步证实了HRR基因检测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PARP抑制剂与镭-223核素联合治疗的创新思路,该联合策略在未进行基因筛选的全人群应用中同样显示出显著疗效,表明这一组合可能通过双DNA损伤机制有效提高疗效。
 
 
03
免疫治疗:精准选择患者群体
 
陈教授指出,目前免疫治疗药物在mCRPC未筛选的患者群体中疗效欠佳,但最新的ASCO研究证实,在MSI-high或TMB≥10的特殊人群中,免疫治疗单药疗效明显优于化疗。因此,对于具有MSI-high或高TMB特征的mCRPC患者,精准选择并积极应用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04
PSMA核素疗法:精准预测疗效挑战仍存
 
PSMA核素疗法作为新兴治疗手段,备受关注。陈教授分享了2025年EAU及ASCO会议的相关数据,并指出尽管目前研究存在一些矛盾结论,但总体来看,BRCA、TP53、RB1和PTEN等基因突变患者在接受PSMA核素治疗后的预后较差。因此,未来仍需更深入探索此类突变对核素疗法疗效的精准预测作用。
 
 
05
B7-H3靶点:精准靶向治疗新星
 
B7-H3(CD276)作为新兴靶点,近年来表现突出。陈教授引用了2025年ASCO大会数据,指出B7-H3表达在前列腺癌不同阶段、不同人种中具有广泛性且与预后密切相关。针对B7-H3的ADC药物(如MHB088C、DB-1311)在临床研究中展现出积极疗效及良好安全性,显示了其广阔的精准治疗前景。
 
 
06
EZH2与KLK2靶点:精准治疗的新探索
 
EZH2抑制剂在前列腺癌AR阻断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显著。陈教授指出,EZH2抑制剂联合新型内分泌药物可有效逆转AR耐药问题,多个研究数据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此外,KLK2作为新型靶点,其表达特征决定了其在早期或低恶性度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双特异性抗体(如Pasritamig)通过调动免疫微环境,展现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07
未来展望:精准治疗推动前列腺癌治疗发展
 
陈守臻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尽管前列腺癌精准分型与治疗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精准检测、靶向治疗以及联合治疗策略将成为mCRPC治疗的关键方向。
 
在精准医疗时代,明确患者的分子类型与遗传特征,针对性地选择靶向药物与联合疗法,才能真正实现疗效最大化,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
 
 
陈守臻教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导
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国家级人才培育学者
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执笔专家组成员
山东省医学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多学科联合委员会青委组长
山东省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分会青委副主委
山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NAS、Cancer Research、PCPD等杂志发表SCI文章20余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
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前列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