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研究>正文

朱绍兴教授:用创新药物突破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诊疗瓶颈丨2025浦江泌尿肿瘤学术大会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9/4 15:53:46  浏览量:144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在我国尿路上皮癌中的占比明显高于欧美国家,其临床表现与膀胱癌虽有一定相似性,但肿瘤生物学行为和对治疗的应答明显不同,因此UTUC诊疗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患者更亟待精准治疗破局。在2025浦江泌尿肿瘤学术大会上,《泌尿时讯》特邀福建医科大学协和医院朱绍兴教授,就UTUC的诊疗现状与抗体偶联药物(ADC)等创新治疗手段的应用进行深入分享,并为中国泌尿肿瘤临床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见解。

编者按: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在我国尿路上皮癌中的占比明显高于欧美国家,其临床表现与膀胱癌虽有一定相似性,但肿瘤生物学行为和对治疗的应答明显不同,因此UTUC诊疗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患者更亟待精准治疗破局。在2025浦江泌尿肿瘤学术大会上,《泌尿时讯》特邀福建医科大学协和医院朱绍兴教授,就UTUC的诊疗现状与抗体偶联药物(ADC)等创新治疗手段的应用进行深入分享,并为中国泌尿肿瘤临床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见解。
 
01
《肿瘤瞭望-泌尿时讯》:UTUC在诊断和治疗上相较于膀胱癌有哪些特殊之处?在诊断准确性提升和淋巴清扫范围方面,有哪些新的共识?

朱绍兴教授:UTUC在病理学类型上其实与膀胱癌一致,均属尿路移行上皮细胞癌,但在解剖学上有明显不同,我经常对患者进行通俗解释,“膀胱壁肌层较厚,癌细胞需要从膀胱粘膜出发,穿过厚厚的肌层才能发生侵犯和转移,但上尿路的肾盂或输尿管管壁肌层就明显更薄,这使尿路上皮癌更易发生转移、转移时间点更早,所以整体预后较差。”
 
此外,UTUC的诊断相较膀胱癌也更难,特别是早期UTUC瘤体较小,还可能存在于肾盂的某个肾小盏内,普通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很难发现,而膀胱癌在CT检查无法确认时还可以做膀胱镜检;在之前还没有输尿管软镜时,镜检根本达不到上尿路,即使达到也看不见,就无法进行类似膀胱镜检的直视确诊。
 
而UTUC治疗与膀胱癌的不同,还在于是否进行淋巴清扫和清扫范围都不如膀胱癌明确,UTUC涉及的淋巴结范围较大,从肾盂到输尿管下段再到膀胱入口,且肾盂、输尿管上段与输尿管中下段的淋巴引流范围也不同,所以根据肿瘤所处部位的不同,淋巴清扫范围也可能不同,因此目前主张的是“模块化”淋巴清扫,根据相关指南划定的区域进行清扫。
 
但是在临床工作中,一些外科工作者可能不太遵循指南,看到哪里有淋巴结肿大就切哪里,这显然是不正确的,需要根据指南划定的标准区域清扫。例如对右侧肾盂癌或右侧输尿管上段肿瘤,清扫范围至少应包括整个下腔静脉到腹主动脉之间的淋巴结,下界达到肠系膜下动脉、上界为肾上极,清除区域内所有淋巴结,而不仅限于肉眼可见肿大淋巴结;对输尿管中下段肿瘤,清扫范围则是同侧盆腔髂血管周围淋巴结,类似对膀胱癌的扩大淋巴结清扫。
 
02
《肿瘤瞭望-泌尿时讯》:ADC药物在尿路上皮癌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您如何看待其未来的应用前景?它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朱绍兴教授:ADC无疑是近几年尿路上皮癌药物治疗中“最亮眼的一颗星”,在临床上起到了很好的疗效,药物进入临床时我还在杭州工作,应该是浙江省最早一批使用ADC药物的泌尿外科医生。ADC药物其实在本质上是更精准的、更高效低毒的化疗,它使用单克隆抗体把细胞毒性药物送到肿瘤所在的部位,特异性杀伤癌细胞,并且减少用药剂量,即高效低毒。
 
在尿路上皮癌治疗中,ADC药物的客观缓解率(ORR)至少是传统化疗的一倍以上,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但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毒性乃至比较严重的毒性,比如远期的神经毒性导致患者四肢麻木,是较难处理的情况,且毒性存在时间蓄积性,也就是用药时间越久,药物蓄积导致的毒性越强,但这也是抗肿瘤药物难以避免的问题,不同药物的毒性表现形式可能不同,有的毒性在血液系统、有的在胃肠道、有的在神经。
 
此外,ADC的优势在于将细胞毒性药物精准递送到肿瘤部位,但它在起到治疗作用时也不可能将杀伤力都集中到癌细胞,总归会出现脱靶效应和附加作用,导致一些严重不良反应,这是今后临床医生需要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的,并在后续药物研发中改进和克服。
 
03
《肿瘤瞭望-泌尿时讯》:中国临床研究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国际指南,那么在泌尿肿瘤领域,未来我国学者可以在哪些方面提供中国方案,影响国际潮流?

朱绍兴教授:此前国产抗肿瘤药物都是在“跟着国外走”,但近些年我国制药企业的发展很快,比如本次大会主会场的一项报告中就提到,国产创新药已经占全球总数的40%以上,比重已经非常高,可以说这些年来国内药企厚积薄发、蓄积力量,终于进入到开花结果的时期。此前中国对现代医学发展的贡献还比较少,而随着国产创新药取得成绩,我们临床医生也需要相应配合,利用好中国患者人数多的好处,更多、更快、更早地使用国产创新药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获得中国患者数据,不再像以前用国外数据指导我国临床实践,而是用中国药物、中国医生做出的数据指导国外临床实践,如果能做到的话,也堪称中华民族的骄傲。
 
朱绍兴教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行政主任
CACA泌尿系肿瘤认证专家
CACA前列腺癌认证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男性生殖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泌尿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微创外科联盟泌尿系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