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CSCO共成长丨张力教授:二十载砥砺前行,看中国力量升起;着力推动国产肺癌精准治疗走向卓越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9/17 16:29:57  浏览量:176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25年9月11日-13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主办的“第28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5年CSCO学术年会”在山东济南召开,本届年会以“规范诊疗,创新引领”为主题,秉承CSCO的一贯宗旨,汇聚全球肿瘤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推动我国乃至全球肿瘤诊疗水平的进步。

编者按:2025年9月11日-13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主办的“第28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5年CSCO学术年会”在山东济南召开,本届年会以“规范诊疗,创新引领”为主题,秉承CSCO的一贯宗旨,汇聚全球肿瘤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推动我国乃至全球肿瘤诊疗水平的进步。
 
自1997年成立至今二十余年来,CSCO持续引领我国临床肿瘤学发展,一批批专家学者深入参与了CSCO的发展,也借助CSCO平台实现了自我进步。《肿瘤瞭望》在本届CSCO年会期间继续设置“我与CSCO共成长”专栏,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回顾与CSCO共成长的故事,本期特邀CSCO常务理事、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讲述与CSCO共成长、与中国肺癌精准治疗共进步的历程,同时盘点国产肺癌创新药物的最新进展。
 
01
《肿瘤瞭望》:在您与CSCO共成长的近30年里,中国临床肿瘤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比如您领导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肺癌精准医学研究”项目,许多研究成果登顶ASCO、ESMO等顶级学术会议舞台,并在Lancet、BMJ、JAMA Oncology等顶刊刊发。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肿瘤学尤其是肺癌领域的临床研究发展?

张力教授:CSCO成立之初的主要目标是继续教育,即传递国际最新诊疗进展,提高我国临床肿瘤治疗整体水平,而随着我国生物制药领域的不断进步,以及政策环境改变等积极因素,中国学者不仅有机会参与国际性多中心临床试验,也启动了许多自主研发药物的临床研究,而我国研究者开展的研究,会更加关注中国患者的痛点或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近30年来特别是最近10年来,我国研究者主导的临床研究不断登上世界舞台,并在高水平期刊投稿,推动了很多国产原研药物获批上市,造福我国患者。
 
在我本人主要从事的肺癌领域,近几年的热点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此后又有ADC类药物,这些类别的国产创新药都取得了良好研究结果,后续又进入国家医保和集采,可及性大幅改善,所以现在甚至能够看到境外的患者来中国寻求治疗,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CSCO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不仅能让志同道合的临床研究者提供平台互相协作帮助,还能实现不断的交流和信息碰撞。当然,继续教育仍是CSCO最主要的工作之一,但临床研究和创新药发展的占比正越来越重。
 
02
《肿瘤瞭望》:在与CSCO共成长的近30年里,中国肿瘤学专家与民族药企的紧密合作,为全球贡献了许多卓越的创新治疗方案。比如您所领导的OptiTROP-Lung03研究已经发表在《BMJ》期刊上,推动国产原研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成为全球首个获批治疗肺癌的TROP2 ADC,您如何看待这款创新治疗药物对当前和未来临床实践的影响?

张力教授:芦康沙妥珠单抗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国产创新药如何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EGFR突变阳性患者在我国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约占40-50%,在靶向治疗及含铂化疗失败后,标准治疗此前为多西他赛,但疗效非常有限,客观缓解率(ORR)仅为10-15%,且缓解持续时间短,因此EGFR突变患者实现长期生存,仍是未被满足的巨大临床需求;而我们团队通过早期临床研究和转化研究,发现TROP2 ADC对EGFR突变患者疗效突出,并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报告了I期临床研究结果,其ORR超过40%,后续II期研究又进一步确认了ORR较高,论文今年也在《Nature Medicine》期刊发表。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设计了面向EGFR-TKI及含铂化疗失败EGFR突变阳性患者的OptiTROP-Lung03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多西他赛组和芦康沙妥珠单抗组,研究结果显示,芦康沙妥珠单抗组的ORR高达45%,相比对照组达到近3倍(16%,P<0.001),且芦康沙妥珠单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6.9个月,对照组仅有2.8个月(HR 0.30,P<0.0001),同样也实现翻倍;总生存期(OS)方面,患者死亡风险也下降了51%(HR 0.49),即ORR、PFS和OS均取得阳性结果。
 
△OptiTROP-Lung03研究的PFS和OS结果
 
而国家药监局也基于OptiTROP-Lung03研究结果,批准芦康沙妥珠单抗用于EGFR-TKI和含铂化疗治疗失败EGFR突变阳性患者的适应证,这也是全球首次有TROP2 ADC获批治疗肺癌,显示了芦康沙妥珠单抗在EGFR突变阳性患者的临床价值;紧接着,我们又设计了OptiTROP-Lung04/09研究,分别评估用于EGFR突变阳性患者的二线及一线治疗,其中OptiTROP-Lung04研究已经取得阳性结果,将在今年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进行口头报告,希望能通过这些研究让更多患者从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中获益。
 
同时,国外其实也有TROP2 ADC在进行同类研究,但研究结果为阴性,所以我们是在国外研究失败的基础上,选择了合适的人群实现“弯道超车”,这对民族药企是非常大的鼓舞,不论是药品获批上市还是新一波的临床研究,我们都能遥遥领先于国际同类药物,也再次证明中国原研药物+中国研究者,能够创造更好的临床研究结果惠及中国患者。
 
 
张力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二级教授、博导、肺癌首席专家
国家杰出医师(国家医学高层次人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肺癌精准医学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肿瘤专家委员会肺癌组组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
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CACA)理事
CACA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CACA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南粤百杰)、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
广东省医学会《临床研究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精准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第22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吴-杨奖)获得者
在国际著名杂志如《柳叶刀》、《JAMA》、《Nature Medicine》、《柳叶刀-肿瘤学》、《柳叶刀-呼吸医学》、《JCO》、《Cancer Cell》、《JAMA Oncology》、《肿瘤学年鉴》等杂志发表SCI论著400余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