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指南>正文

《泛实体瘤HER2过表达检测专家共识》发布会暨专家讨论会在春城举行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11/10 16:02:38  浏览量:340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多种实体瘤的重要治疗靶点,其精准诊断是实现靶向治疗的重要前提。为提升泛实体瘤的规范化HER2检测水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应建明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梁寒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王哲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陈凛教授领衔撰写了首个《泛实体瘤HER2过表达检测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2025年11月8日,《共识》发布会暨专家讨论会在春城昆明举行,多位临床肿瘤和病理专家共同见证《共识》的临床落地,并结合前沿进展探讨泛实体瘤抗HER2治疗的发展变革和HER2表达检测的现状。

泛实体瘤HER2过表达检测专家共识
开启多瘤种人群获益新篇章
 
编者按: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多种实体瘤的重要治疗靶点,其精准诊断是实现靶向治疗的重要前提。为提升泛实体瘤的规范化HER2检测水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应建明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梁寒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王哲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陈凛教授领衔撰写了首个《泛实体瘤HER2过表达检测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2025年11月8日,《共识》发布会暨专家讨论会在春城昆明举行,多位临床肿瘤和病理专家共同见证《共识》的临床落地,并结合前沿进展探讨泛实体瘤抗HER2治疗的发展变革和HER2表达检测的现状。
 
会场全景
 
part 1
擘画精准治疗蓝图
首个泛实体瘤HER2过表达检测共识发布
 
本次会议由应建明教授、梁寒教授以及王哲教授、陈凛教授担任共同会议主席,云南省肿瘤医院杨承纲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应建明教授在大会致辞中指出,HER2作为经典的实体瘤分子靶点,已涌现了众多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新型靶向治疗药物,包括大分子单抗、小分子TKI和新型ADC。这些创新疗法的落地需要基于精准的HER2表达检测诊断。经过近半年的循证医学证据分析和专家讨论而形成的首个泛实体瘤HER2过表达检测共识,对满足抗HER2治疗的临床需求意义重大。梁寒教授认为,HER2是“异病同治”的经典代表,持续迭代更新的抗HER2治疗药物正在不断变革临床实践,临床和病理专家需要重视HER2表达检测的规范和标准,期待《共识》的发布能够在全国推广,让更多基层医生掌握并应用于临床实践。王哲教授则指出T-DXd这类新型HER2 ADC不断拓展抗HER2治疗边界,对HER2表达检测提出更加精细化的要求,相信《共识》对未来的临床应用指导有重要意义。
 
主席开场发言
 
随后,全体与会专家共同见证《泛实体瘤HER2过表达检测专家共识》,这份凝聚中国专家智慧的共识正式发布,犹如蓄势待发的云南山茶花所蕴含的学术使命,祝愿《共识》扎根临床,绽放出精准诊疗的生机!
 
《共识》发布会
 
part 2
7条建议和4级IHC评分
《共识》解读和泛实体瘤HER2诊疗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饶薇教授在演讲报告中,解读《泛实体瘤HER2过表达检测专家共识》并分享泛实体瘤HER2诊疗进展。饶薇教授指出,这是首个用于指导泛实体瘤HER2过表达检测的专家共识,将有效解决乳腺癌、胃癌以外多种实体瘤中HER2过表达检测标准缺失的问题。《共识》针对适用人群与检测时机、检测方法、样本类型与处理、报告解读、质量控制等关键问题,结合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我国国情,提出了7条专家建议。
 
《共识》强烈建议采用四级评分体系(0至3+)对免疫组化(IHC)结果进行统一的报告与解读(见下图),为泛实体瘤HER2过表达水平的评估提供了较为客观和直观的IHC判读标准。
 
泛实体瘤HER2 IHC判读评分标准。注:†肿瘤细胞簇定义为≥5个成簇细胞
 
随后,饶薇教授分享了新近ESMO等国际会议上的HER2诊疗进展。DESTINY-PanTumor02 Part 1的最终分析显示,T-DXd在经过≥1线全身治疗的晚期泛实体瘤中,显示了积极的疗效和生存获益,按中心HER2免疫组化检测为IHC 3+的患者ORR达61.3%,中位PFS和OS分别为11.9个月和21.1个月,目前DESTINY-PanTumor03中国桥接研究正在开展中,T-DXd在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结直肠癌、胆道肿瘤以及其他泛实体瘤中均有研究布局,而HER2双特异性抗体以及国产HER2 ADC联合PD-1免疫治疗在多种实体瘤中也已取得不少突破性进展。
 
然而,随着抗HER2治疗的快速发展,泛实体瘤的HER2表达检测仍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包括当前泛实体瘤HER2检测的判读标准不一致、质控流程缺乏规范化、HER2表达时空异质性等。此次《共识》的发布,有望为泛实体瘤HER2 IHC检测的临床规范化应用奠定基础。
 
泛实体瘤HER2诊疗进展饶薇教授
 
part 3
临床和病理思维碰撞
泛实体瘤HER2检测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会议的第三部分是临床和病理专家讨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曹宝山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曾靖教授等临床专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木炎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樊祥山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纪元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媛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饶薇教授、郭蕾教授、宋艳教授、薛丽燕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孙燕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孙宇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武春燕教授,山西省肿瘤医院郗彦凤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夏庆欣教授,云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杨承纲教授等病理专家针对泛实体瘤HER2检测现状和解决方案展开热议。
 
专家团讨论
 
在梁寒教授主持的第一环节讨论中,专家们主要要围绕以下问题交换看法:一是除乳腺癌、胃癌外,是否在其他实体瘤中常规开展HER2 IHC检测及检测时机选择?二是在抗HER2药物获批及明确检测标准的前提下,如何提升泛实体瘤HER2检测普及率?
 
专家们认为目前在其他实体瘤中的HER2检测标准不太明确,导致某些实体瘤的HER2检测缺失或不及时;对于检测时机,包括初始诊断时、初治手术后、术后复发一线治疗时、后线复发治疗时等多个节点,需结合瘤种生物学特征及患者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此外,专家们希望通过开展共识巡讲会、标准片培训、临床病理MDT会议等多种学习活动,以提升泛实体瘤的HER2规范化检测水平,并强调临床和病理医生充分沟通的重要性。
 
在应建明教授主持的第二环节讨论中,专家们聚焦两个关键问题展开探讨:一是泛实体瘤中如何做好HER2检测的质量控制?二是如何解决泛实体瘤HER2表达时空异质性造成的影响?
 
对于HER2检测质量控制,专家们指出不同瘤种的HER2表达有别,病理医生对新瘤种经验不足且培训欠缺,致使判读异质性大,需加强相关培训。同时,各单位检测流程和平台存在差异,影响结果一致性,应制定标准化检测流程并开展基础培训,还可通过质控样本对平台进行质量控制。关于解决HER2表达时空异质性影响,专家们提出可采用多点穿刺取样、双蜡块检测、再活检等取样策略,以更全面反映表达情况。此外,要加强多学科团队协作和临床与病理的沟通,以及强调团队能力建设与持续培训学习的重要性,以提升临床和病理医生的检测意识。
 
本次大会共同见证首个泛实体瘤HRE2过表达检测专家共识的发布和落地,并围绕泛实体瘤HER2检测和最新研究展开深入讨论。梁寒教授总结指出,不同瘤种检测实际困难多,需临床和病理专家充分沟通、多形式推广及多学科协作。应建明教授则总结强调,在检测质量控制上要解决判读异质性、流程标准化等问题,应对时空异质性需优化取样策略并加强协作交流。同时,团队能力建设、持续培训及提升临床医生意识至关重要。此次会议为泛实体瘤HER2检测提供了新思路,有望推动检测规范化,助力肿瘤精准治疗发展。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