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研究>正文

从TALENTACE研究看肝癌治疗革新:董家鸿教授解读联合疗法为患者带来的新希望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7/7 14:38:40  浏览量:349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肝癌作为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长期位居恶性肿瘤前列,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数据显示,我国约60%-70%的肝癌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错失了根治性手术时机,整体生存预后亟待改善。尤其对于肿瘤负荷较高的患者群体,如何突破治疗瓶颈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核心难题。

编者按:肝癌作为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长期位居恶性肿瘤前列,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数据显示,我国约60%-70%的肝癌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错失了根治性手术时机,整体生存预后亟待改善。尤其对于肿瘤负荷较高的患者群体,如何突破治疗瓶颈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核心难题。
 
在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胃肠道癌症大会(ESMO GI 2025)上,由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肝胆医院)董家鸿教授领衔开展的TALENTACE期临床研究取得了积极成果,被大会列为突破性研究进展(大会摘要编号:LBA2)。该研究评估了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简称:T+A)联合按需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未接受过全身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本刊特邀请董家鸿教授进行深度访谈,与广大同道分享TALENTACE研究背后的临床需求与理论基础、研究设计的创新亮点,以及该项研究成果对未来肝癌治疗格局的深远影响。
 
01
研究缘起:聚焦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肿瘤瞭望》:董教授您好,结合我国肝癌治疗现状与挑战,能否请您阐述TALENTACE研究的初衷?该研究旨在解决哪些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董家鸿教授:我国是肝癌大国,每年新发病例占全球近50%,且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切除机会。尽管TACE是中期肝癌的标准治疗之一,但其疗效存在瓶颈——单纯TACE的客观缓解率(ORR)有限,且易因肿瘤血管再生导致进展。此外,系统治疗(如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虽在晚期肝癌中显示出一定疗效,但单纯药物治疗的生存获益仍不理想。因此,如何通过联合治疗模式进一步提升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TALENTACE研究的初衷正是基于这一临床需求,探索TACE联合靶免治疗(T+A)能否通过“局部控制+全身干预”的协同效应,突破现有治疗瓶颈,为不可切除肝癌患者提供更优解。

02
理论突破:局部治疗与系统治疗的协同效应

《肿瘤瞭望》:您在TALENTACE研究中探索了TACE联合靶免治疗在不可切除肝癌患者中的疗效,能否请您深入分析一下这种“局部肿瘤控制与系统性分子干预的联合治疗模式”的理论依据?

董家鸿教授:TALENTACE研究采用的“TACE+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联合模式,其核心理论依据是通过TACE与系统治疗的协同作用,突破传统单一治疗的局限性。具体机制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1.TACE的局部作用
 
TACE通过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并联合化疗药物(如碘化油、载药微球)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坏死的肿瘤细胞释放大量肿瘤特异性抗原,为后续免疫应答启动奠定基础。
 
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系统作用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解除T细胞抑制,增强了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
 
3.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桥梁”作用
 
抗血管生成药物一方面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和生长,促使肿瘤血管“正常化”;另一方面解除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免疫抑制,推动其转向“免疫允许”状态。
 
TALENTACE的联合模式通过TACE释放抗原、改善肿瘤微环境结构;免疫治疗激活并扩增特异性T细胞;抗血管生成药物优化血管微环境与免疫细胞浸润,三者协同实现了“局部控制-系统激活-环境重塑”的全链条干预,为不可切除肝癌患者提供了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03
亮点创新:精准设计,贴近临床

《肿瘤瞭望》: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TALENTACE研究设计的创新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董家鸿教授:TALENTACE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入组人群精准,聚焦中高负荷HCC患者
 
TALENTACE研究特别关注肿瘤负荷较高的患者,即“肿瘤最大径和肿瘤数目之和≥6”的中高负荷的肝癌患者,这类患者通常对单纯TACE反应不佳,临床治疗需求迫切。
 
2.“按需TACE”的适应性设计
 
研究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决定TACE治疗次数和时机,更贴近临床实际,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提高患者个体化治疗水平。

3.研究终点的创新
 
引入TACE无进展生存期(TACE-PFS),与总生存期(OS)作为共同主要终点,更精准反映局部控制效果。
 
04
临床价值:里程碑式的突破与影响

《肿瘤瞭望》:TALENTACE研究现已达成主要研究终点——TACE-PFS取得了统计学和临床意义上的显著改善,同时,RECIST v1.1评估的PFS也验证了这一获益,研究结果令人振奋。在此,请您谈谈这项研究的临床价值,及其对我国肝癌治疗发展的影响?

董家鸿教授:该项研究以创新的研究设计理念,探索了系统性靶免治疗联合局部治疗在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中的协同效应,为中晚期肝癌的联合治疗模式提供了突破性的循证医学证据,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首先,填补了中高肿瘤负荷肝癌患者的治疗空白:BCLC-B期的肝癌是一组异质性比较强的肿瘤,传统TACE治疗的局部控制率有限。TALENTACE通过“局部杀伤+系统免疫”的双重打击,可将客观缓解率进一步提升,并降低微转移风险。
 
其次,凸显与现有指南的兼容性与互补性:TACE是中期肝癌的标准治疗,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T+A)是晚期一线HCC的标准治疗方案,但二者联合的循证依据有限。TALENTACE的成功将为“T+A联合TACE”提供高级别证据(III期RCT),使其从“经验性联合”升级为“指南推荐的标准方案”。
 
第三,推动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在我国各大医院的普及:“TACE+免疫+靶向”方案的实施需介入科(TACE)、肿瘤内科(免疫/靶向)、外科(转化手术)及影像科(疗效评估)的紧密协作。TALENTACE的成功将强化MDT在肝癌治疗中的核心地位,推动医院建立“局部治疗+系统治疗”的联合门诊或诊疗路径,提升整体治疗效率。
 
▌原文链接:
 
Jiahong Dong,Guohong Han,et al.TALENTACE:A phase III,open-label,randomized study of on-demand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combined with atezolizumab+bevacizumab(Atezo+Bev)or on-demand TACE alone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ally untreated,intermediate-to-high burden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uHCC).ESMO GI 2025 Abstract:LBA2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肝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