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新知>正文

贤达卓见丨王海波/宋国红/徐菲教授:应对HR+/HER2-晚期乳腺癌未尽之需,TROP2 ADC提供治疗新选择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9/4 16:13:35  浏览量:143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HR+/HER2-乳腺癌约占总体乳腺癌的近七成,靶向联合内分泌治疗已成为此类晚期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而化疗是主要的解救治疗手段。对于经过内分泌和化疗失败的患者,治疗选择十分有限,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靶向TROP2的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是近年来的一大研究热点,在HR+/HER2-晚期乳腺癌后线治疗领域取得不少突破性进展,并改变了我国临床实践。《肿瘤瞭望》特邀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海波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宋国红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菲教授解读新型TROP2 ADC的重要研究进展,以及对我国乳腺癌临床实践产生的影响。

编者按:HR+/HER2-乳腺癌约占总体乳腺癌的近七成,靶向联合内分泌治疗已成为此类晚期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而化疗是主要的解救治疗手段。对于经过内分泌和化疗失败的患者,治疗选择十分有限,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靶向TROP2的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是近年来的一大研究热点,在HR+/HER2-晚期乳腺癌后线治疗领域取得不少突破性进展,并改变了我国临床实践。《肿瘤瞭望》特邀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海波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宋国红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菲教授解读新型TROP2 ADC的重要研究进展,以及对我国乳腺癌临床实践产生的影响。

01
《肿瘤瞭望》:Dato-DXd作为新型TROP2 ADC,已被用于HR+/HER2-ABC患者的后线治疗。基于当前的循证医学证据,您如何评价该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

王海波教授:Dato-DXd用于ET耐药及化疗经治HR+/HER2-ABC患者的治疗,主要基于发表在JCO的全球多中心TROPION-Breast01(TB-01)研究所提供的循证医学证据。该研究入组了732例接受过1-2线化疗的HR+/HER2-晚期乳腺癌(其中超过80%的患者接受过CDK4/6i治疗),随机给予Dato-DXd(365例)或研究者选择的化疗(367例)。研究结果显示:Dato-DXd可相较于化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BICR评估:6.9 vs 4.9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37%(HR 0.63,95%CI:0.52–0.76,P<0.0001);而且无论是否使用过CDK4/6i、既往CDK4/6i(≤12个月或>12个月)或内分泌治疗时间(≤6个月或>6个月)长或短、是否存在脑转移等亚组患者,均显示了一致的PFS获益。在近期疗效方面,Dato-DXd组的客观缓解率(ORR)相较于化疗组提高了13.5%(36.4%vs 22.9%)。OS方面,Dato-DXd组较化疗组显示出临床获益,Dato-DXd组19.1个月vs化疗组17.5个月(校正HR 0.86;95%CI:0.70-1.06)。
 
△TB-01研究全球患者主要终点PFS结果
 
在安全性方面,Dato-DXd组的≥3级TRAEs发生率不到化疗组的一半(20.8%vs 44.7%),而且Dato-DXd组中大多数的≥3级TRAEs均为个例,发生率为1%左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几乎所有化疗乃至许多新型ADC中最为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在TB-01研究中,化疗组≥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高达30.8%,而Dato-DXd组仅为1.1%,降低了将近30倍。Dato-DXd的治疗耐受性也很好,整体的药物减量(20.8%vs 30.2%)和治疗中断(11.9%vs 24.5%)的患者比例也大幅低于化疗组。此外,该研究的患者报告结局显示Dato-DXd在延迟患者生活质量至恶化时间方面的获益,包括GHS/QoL(HR 0.76)、疼痛(HR 0.72)、躯体功能(HR 0.77)等方面的改善。
 
△TB-01研究全球患者不良事件谱
 
从TB-01研究结果来看,Dato-DXd用于化疗经治的HR+/HER2-ABC患者,是有确切PFS及ORR获益的,而且安全性、耐受性表现尤为出色,无论是对比化疗抑或从已报道的新型ADC来看,Dato-DXd具有低毒性、高耐受性的优势。
 
宋国红教授:TB-01研究也有中国中心参研,共纳入了83例(Dato-DXd组44例,化疗组39例)中国患者。王树森教授在2024年ESMO Asia大会上披露了TB-01中国队列的数据显示,BICR评估Dato-DXd组的中位PFS是化疗组的近2倍(8.1 vs 4.2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则显著降低46%(HR 0.54,95%CI:0.30–0.96,名义P=0.0329)。此外,Dato-DXd组ORR提高了20.7%(38.6%vs 17.9%);至首次后续治疗时间(TFST)也延长了1倍(8.6 vs 4.5个月,HR 0.45,95%CI:0.26–0.76)。
 
△TB-01研究中国队列患者的PFS
 
在安全性方面,中国患者与全球人群也表现一致,Dato-DXd组的≥3级TRAEs发生率不到化疗组的一半(27.3%vs 55.6%),其中≥3级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症发生率相较化疗组降低10倍以上(2.3%vs 30.6%),≥3级的口腔炎发生率与化疗组相当(6.8%vs 2.8%),没有中国患者因Dato-DXd导致停药。中国队列中,Dato-DXd组整体的药物减量(13.6%vs 22.2%)和治疗中断(29.5%vs 30.6%)的患者比例也低于化疗组。
 
△TB-01研究中国队列患者安全性汇总
 
总体上,TB-01研究中,中国患者与全球患者有一致的治疗获益,甚至有更大的获益幅度,而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表现非常出色。这些数据支持Dato-DXd用于化疗经治的HR+/HER2-ABC中国患者治疗,并得到了NMPA的批准,即将改变我国乳腺癌的临床实践。
 
徐菲教授:Dato-DXd是靶向TROP2的新型ADC。我们知道TROP2是广泛高表达于肿瘤细胞表面的跨膜蛋白,而在正常细胞中的表达较低,因此成为新型ADC研发的热门靶点。
 
Dato-DXd在药物机制方面的许多改进,使其具有精准、强效、安全的潜在优势,例如:Dato-DXd采用可裂解的四肽连接子,将人源化TROP2单抗与高活性、膜透性的载荷DXd偶联而成,具有旁观者效应,循环稳定性好,可以精准递送至肿瘤及周围细胞发挥治疗作用。再者,Dato-DXd进一步优化了药物抗体比(DAR),扩大治疗窗、保证药效的同时减少药物聚集及脱靶毒性。这是当前和未来ADC设计的一大趋势,不是过于追求高DAR,而是能够在平衡安全性的情况下达到疗效最大化。此外,载药DXd作为一种高活性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有助于避免与乳腺癌常用化疗药交叉耐药,而且DXd的半衰期较短,也有助于快速清除,从而减少全身毒性;而Dato-DXd总体药物的半衰期则较长(约4.8天),给药间隔可延长至Q3W,使临床治疗更加简便。
 
Dato-DXd的这些药物机制优势在III期TB-01研究(包括TB-01研究的全球患者和中国队列数据)中得到验证,Dato-DXd用于化疗经治的HR+/HER2-ABC患者中,能够使PFS相较于化疗显著延长近1倍,并且提升ORR;尤其是在毒副反应方面非常令人惊艳,无论是对比本研究中的化疗方案,抑或从已报道的新型ADC安全性数据来看,Dato-DXd显示了高效、低毒和长效便捷等临床优势。
 
02
《肿瘤瞭望》:随着新型TROP2 ADC在国内进一步丰富了患者的治疗选择,您认为此类新型药物将如何影响我国HR+/HER2-ABC的临床实践?

徐菲教授:基于TB-01研究,Dato-DXd已经改变国内外权威指南:(1)从2025年V1版的NCCN指南开始,针对不适合T-DXd治疗的患者,新增Dato-DXd作为内分泌难治或伴内脏危象的二线治疗的其他推荐。(2)在2025年CSCO BC诊疗指南中,新增Dato-DXd作为CDK4/6i经治患者的III级推荐。(3)在2024版《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ABCC)》中,新增Dato-DXd作为CDK4/6i经治患者的可选方案。相信随着Dato-DXd在国内可及,未来将进一步改变临床实践和指南共识,对Dato-DXd的推荐级别有可能会进一步提升。
 
王海波教授:Dato-DXd已被证实有确切的治疗获益和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将为中国HR+/HER2-ABC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尤其是针对经过ET和化疗失败的患者;而且Dato-DXd在临床应用中无需检测TROP2靶点,治疗覆盖人群广、临床用药简便。相信Dato-DXd会在此类患者中发挥巨大的治疗作用,也期待可及性能够进一步改善,造福更多患者。

宋国红教授:目前,TROP2 ADC已成为HR+/HER2-乳腺癌后治疗的选择,并获得了国内外指南的推荐。Dato-DXd作为新型的TROP2 ADC,基于TROPION-Breast01研究的积极结果,也获得多个国内外权威指南的推荐,例如国际上的NCCN指南,以及国内的CSCO BC、ABCC指南等。总体上,对于内分泌治疗耐药且接受过化疗进展的晚期乳腺癌患者,Dato-DXd得到了不同级别的指南推荐。随着Dato-DXd进入中国临床实践且可及性的提升,必将进一步改写国内指南,成为更高级别推荐的治疗方案。
 
△从2025 v1.版开始,NCCN指南推荐Dato-DXd作为HR+/HER2-内脏危象或内分泌难治性患者的二线治疗
 
△2025版CSCO BC指南将Dato-DXd作为CDK4/6i经治患者的III级推荐
 
03
《肿瘤瞭望》:您如何看待未来新型TROP2 ADC在乳腺癌领域的应用潜力,尤其是不同ADC应该如何进行排兵布阵?

徐菲教授:HR+/HER2-ABC的治疗决策,既要体现精准治疗的理念,也要体现个体化决策的思维,包括毒副反应、药物可及性等。例如,目前对于接受过ET和化疗的患者,如果存在HER2低表达可选择T-DXd,且该方案已经被纳入医保。对于不符合T-DXd治疗要求(即非HER2低表达)的患者,随着Dato-DXd在国内可及,将成为此类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针对不同ADC的排兵布阵和序贯使用,我们不能按照完全传统抗肿瘤治疗经验进行决策,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探讨才能回答这一问题。
 
王海波教授:新型ADC相较于传统化疗,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在TB-01研究中也得到了验证。针对ET和化疗失败的患者,如果存在HER2低表达可选择T-DXd,不符合T-DXd的患者,即IHC0的患者可选择Dato-DXd这类TROP2 ADC。对于HER2 ADC或TROP2 ADC经治的患者,是否可以互相序贯使用,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相信随着Dato-DXd进入中国临床实践,未来有望在真实世界中进一步评估Dato-DXd的疗效和安全性,而且可以针对不同ADC的“排兵布阵”问题,以及不同联合治疗、序贯治疗模式等问题,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参考文献:
 
[1]Bardia A,Jhaveri K,Im SA,et al.Datopotamab Deruxtecan Versus Chemotherapy in Previously Treated Inoperable/Metastatic Hormone Receptor-Positive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Negative Breast Cancer:Primary Results From TROPION-Breast01.J Clin Oncol.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12,2024.doi:10.1200/JCO.24.00920
 
[2]Shusen Wang,et al.Datopotamab deruxtecan(Dato-DXd)vs chemotherapy(CT)in patients(pts)with pre-treated inoperable/metastatic hormone receptor-positive,HER2-negative(HR+/HER2–)breast cancer(BC):Results from TROPION-Breast01 China cohort.ESMO Asia 2024;Abstract 38MO.
 
[3]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4版)[J].中华肿瘤杂志,2024,46(12):1079-1106.DOI:10.3760/cma.j.cn112152-20241009-00435.
 
[4]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工作委员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人民卫生出版社,2025年4月.
 
[5]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NCCN Guidelines®),Breast Cancer,Version 1.2025,January 31,2025.
 
王海波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病医院院长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病诊疗中心主任
青岛大学实体肿瘤临床转化研究院院长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乳腺专业培训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委员会乳腺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学促进会乳腺整形分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康复医学会乳腺疾病分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临床肿瘤协会乳腺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乳腺多学科协作分会副主任委员
 
徐菲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
主诊教授,主任医师,硕士导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委会常务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CBCS)青年专家组成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广东省癌症中心乳腺癌诊疗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广东省胸部肿瘤防治委员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青委会常务委员
 
宋国红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内科主任医师,科副主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家癌症研究所NCI访问学者
北京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乳腺疾病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高级人才评价项目专家
中国女医师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乳腺疾病分会常委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