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新知>正文

2025乳腺癌规范诊疗与质量控制大会丨马飞教授:筑牢质控防线,共探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新路径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11/5 12:28:19  浏览量:137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近年来,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规范化诊疗与质量控制是提升患者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的核心抓手。在此背景下,2025乳腺癌规范诊疗与质量控制大会暨全国重点实验室乳腺癌学术年会于北京顺利召开,为行业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在接受《肿瘤瞭望》专访时,围绕会议亮点、《中国乳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年鉴(2025)》新变化,以及我国乳腺癌规范诊疗质控工作的重点、难点与对策展开了深入分享,既总结了过往成果,也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为推动我国乳腺癌防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编者按:近年来,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规范化诊疗与质量控制是提升患者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的核心抓手。在此背景下,2025乳腺癌规范诊疗与质量控制大会暨全国重点实验室乳腺癌学术年会于北京顺利召开,为行业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在接受《肿瘤瞭望》专访时,围绕会议亮点、《中国乳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年鉴(2025)》新变化,以及我国乳腺癌规范诊疗质控工作的重点、难点与对策展开了深入分享,既总结了过往成果,也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为推动我国乳腺癌防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01
《肿瘤瞭望》:作为本次会议的大会主席,请您为我们介绍下2025乳腺癌规范诊疗与质量控制大会暨全国重点实验室乳腺癌学术年会有哪些亮点和值得期待的内容?

马飞教授:2025年乳腺癌规范诊疗质控大会已在北京顺利召开。作为每年十月“粉红丝带月”期间在全国层面举办的一项重要学术会议,本届大会呈现了多个亮点。
 
首要亮点是发布了2025版《中国乳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年鉴》,该年鉴系统记录并反映了我国乳腺癌质控工作的整体现状。在此基础上,会议进一步聚焦于推动乳腺癌临床研究与科学发展的深化,致力于在实现同质化、均质化诊疗的基础上,持续提升诊疗水平的最高标准。相关举措包括举办科研专题会议、成立乳腺癌临床研究者联盟、启动表观遗传学研究项目,以及开设类器官学术专题等,均旨在促进科研与临床的深度融合。
 
第三项重要议题是关注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举措是针对年轻乳腺癌患者,在追求治愈的同时积极开展生育力保存工作,为患者保留成为母亲的机会。在全国生殖医学领域同道的协作下,特别是在学科带头人乔杰院士与徐兵河院士的引领下,该项工作已成为本次大会的亮点。
 
此外,会议期间还特别组织了患者文艺展演活动,包括由患者自编自导自演的公益剧目以及患者合唱团的精彩演出。这些活动生动展现了我国乳腺癌防控工作所取得的直观且重要的成果。
 
02
《肿瘤瞭望》:本次会议上《中国乳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年鉴(2025)》(以下简称“年鉴”)发布,能否为我们透露下与去年相比,今年“年鉴”有哪些新变化?

马飞教授:《中国乳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年鉴(2025)》是该系列年鉴的第五本,是“健康中国”十本年鉴记录十年工作的核心中间环节,且恰逢“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动的关键节点。本年鉴系统总结既往在乳腺癌规范化诊疗与质量控制方面取得的成果及所展开的布局,并对未来工作进行全面阐述。同时,在积极响应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基础上,本年鉴进一步明确了如何在未来五年持续发力,落实国家政策导向。
 
其主要目标在于指引未来五年的工作方向,包括配合国家“强基层”战略,推动肿瘤防控事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切实落地。此外,本年鉴还致力于系统呈现工作流程、质控指标、工作模式及相关成果,旨在为其他癌种的防控与质量控制提供可借鉴的模式。我们希望通过乳腺癌质控工作实现从“0到1”的突破,并进一步推动从“1到N”的拓展,从而为整体肿瘤防控事业贡献力量。
 
03
《肿瘤瞭望》:您在本次会议上做出了题为“中国乳腺癌规范诊疗质控工作”的报告,您认为当前我国乳腺癌规范诊疗与质量控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分别是什么?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问题,未来我们会开展哪些针对性对策?

马飞教授:经过数年发展,中国在乳腺癌规范化诊疗与质量控制方面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取得了显著进步。目前,我们已初步实现乳腺癌诊疗在全国范围内的规范化和同质化。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乳腺癌五年生存率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持续提升诊疗规范与整体水平,成为未来工作的重点。
 
未来,将采取三大针对性对策:一是“提上来”,通过推进临床需求导向的科学研究、借助先进生产力助力科研进步、创新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理念和模式,持续提升诊疗均质化水平;二是“沉下去”,依托《乳腺癌单病种分级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发布,并配合国家卫健委、发改委联合推动的“强基工程”,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肿瘤防控体系,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三是“辐射开”,即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经验共享与体系外延。
 
作为试点癌种,乳腺癌在质控路径、诊疗模式等方面积累的经验,包括过程中的教训,将为其他癌种的防控提供借鉴。同时,针对国内区域医疗资源不均衡的现状,我们将推动先进地区带动落后地区、大型机构帮扶基层机构,实现协同发展。此外,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我国在乳腺癌防控领域的科技成果、诊疗模式与防控理念向周边国家、中亚、欧洲、东南亚、非洲等地区辐射,展现中国在全球肿瘤防控事业中的大国担当。
 
马飞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治疗中心主任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委会秘书长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委会副主委
国家癌症中心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规范委员会秘书长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入库专家
中国药师协会肿瘤专科药师分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分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秘书长
全国女性卵巢保护与抗衰促进工程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肿瘤分会总干事长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副理事长
北京市肿瘤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肿瘤化疗质控专委会主委
Cancer Innovation主编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等荣誉称号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