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百家>访谈>正文

FACO中日专家对话丨李进教授、张小田教授与Koji Kono教授共话HER2高表达胃癌精准治疗进展,聚焦T-DXd重塑治疗格局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11/3 10:55:55  浏览量:388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中国与日本等亚洲国家是全球胃癌最高发区域之一,且我国胃癌患者多数仍在疾病晚期才被确诊,已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有效的系统性药物治疗是改善患者生存的关键。近年来,以抗体偶联药物(ADC)为代表的创新药物,如HER2 ADC德曲妥珠单抗(T-DXd)已在DESTINY-Gastric04等重要临床研究中取得成功,有望从后线治疗开始逐步变革治疗格局,亚洲临床研究者也积极参与研究,贡献了改写临床实践的亚洲智慧。在近期于上海召开的第十三届亚洲临床肿瘤学会联盟学术会议(13th FACO)期间,《肿瘤瞭望》特邀FACO现任主席、中国药科大学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李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小田教授,与日本临床肿瘤学会(JSCO)副理事长、福岛县立医科大学河野浩二(Koji Kono)教授现场参与中日专家圆桌访谈,解读以DESTINY-Gastric04研究为代表的HER2高表达晚期胃癌精准治疗最新研究进展,盘点HER2 ADC当前治疗价值,并展望未来临床探索与发展方向。

编者按:中国与日本等亚洲国家是全球胃癌最高发区域之一,且我国胃癌患者多数仍在疾病晚期才被确诊,已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有效的系统性药物治疗是改善患者生存的关键。近年来,以抗体偶联药物(ADC)为代表的创新药物,如HER2 ADC德曲妥珠单抗(T-DXd)已在DESTINY-Gastric04等重要临床研究中取得成功,有望从后线治疗开始逐步变革治疗格局,亚洲临床研究者也积极参与研究,贡献了改写临床实践的亚洲智慧。在近期于上海召开的第十三届亚洲临床肿瘤学会联盟学术会议(13th FACO)期间,《肿瘤瞭望》特邀FACO现任主席、中国药科大学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李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小田教授,与日本临床肿瘤学会(JSCO)副理事长、福岛县立医科大学河野浩二(Koji Kono)教授现场参与中日专家圆桌访谈,解读以DESTINY-Gastric04研究为代表的HER2高表达晚期胃癌精准治疗最新研究进展,盘点HER2 ADC当前治疗价值,并展望未来临床探索与发展方向。
 
Part 1
聚焦中日HER2高表达胃癌特点与诊治现状

李进教授:HER2是胃癌精准治疗的重要靶点,临床中约12%-16%患者为HER2高表达,请两位专家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中日两国HER2高表达胃癌的流行病学以及诊疗现状?
 
河野浩二教授:日本曾是全球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但近年来通过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优化及数十年的胃癌筛查体系建设,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显著下降。2020年,日本胃癌新发10.97万例,死亡4万例,五年总生存率约70%,其中HER2高表达胃癌占比约15.6-17%[1]。2021年一项基于健康保险数据库的分析[3]研究了日本晚期胃癌的治疗模式,结果显示,在日本接受含曲妥珠单抗方案一线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约占14%,基本实现“应治尽治”;二线治疗方案主要为紫杉醇联合雷莫西尤单抗,占比68%,符合日本指南要求。另一项2021年真实世界研究[4]数据则显示,日本HER2高表达胃癌最常用的三线及以上治疗为纳武利尤单抗单药治疗,其次为伊立替康和曲氟尿苷/替匹嘧啶方案,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为6.2个月,因此患者生存及HER2 ADC的应用均仍有提升空间。
 
张小田教授:中国属胃癌高发国家,每年新增病例35.8万例,死亡病例约26万例,分别在中国恶性肿瘤中排名第四和第三,两项数据也约占全球总数的一半,胃癌疾病负担仍然沉重。今年,我院沈琳教授牵头开展的一项对中国胃癌/胃食管交界部腺癌的调查[5]显示,中国胃癌患者确诊时中位年龄为63岁,约70%患者为男性,60%病灶位于胃体和胃窦,最常见病理类型为中分化腺癌;近年来,随着筛查和其它早期检测手段推广,早期胃癌占比已显著增加,调查中约35%为I-II期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85%,然而IV期患者仍占约1/4,5年生存率仅为13%,中国胃癌患者整体5年生存率也仅为33%,为此仍需开展大量工作,如扩大筛查以实现在早期确诊更多胃癌。
 
中国约13%胃癌患者为HER2高表达,阳性率具有随分期进展而增加的特点,且老年人、男性及有肝转移的患者更多见HER2高表达。但目前我国临床实践中HER2高表达胃癌治疗现状并不理想,由我院牵头的EVIDENCE研究[6]分析了中国胃癌治疗模式和结局,研究显示,接受一线曲妥珠单抗治疗的HER2高表达晚期胃癌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8.2个月,中位OS近20个月,未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患者PFS和OS较差;但2025年调查则显示,曲妥珠单抗未能在一线治疗中覆盖所有HER2高表达胃癌患者,全部胃癌患者中仅约5%在一线治疗、约6%在二线治疗中接受HER2靶向治疗,因此仍需充分教育肿瘤内科、外科等胃癌相关科室医生,宣讲HER2靶向治疗的重要性,同时鉴于我国胃癌疾病负担沉重,也应对社会公众展开教育,让公众了解胃癌筛查和正确治疗的意义,即相比确诊后立刻开始治疗,接受符合病情的治疗方案更为重要。
 
李进教授:仅5-6%的HER2高表达患者接受HER2单抗靶向治疗,这一比例为何如此之低?是否可能与经济条件欠佳的地区患者无法负担治疗费用有关?
 
张小田教授:可能在部分情况下,患者初诊时未被检出HER2高表达,直至手术后乃至后线治疗阶段才被检出,因此还需对开展内镜活检的消化内科医生进行教育,强调对小活检样本也应进行HER2表达检测。
 
李进教授:感谢两位教授对HER2高表达胃癌现状的见解以及对中日两国数据的分享,从中可见两国HER2检测的普及程度及诊断、治疗等差异明显,在中国接受活检和HER2表达检测的患者占比较小,因此未能对所有HER2高表达患者采取靶向治疗,未来仍需进一步努力,让更多HER2高表达胃癌患者从靶向治疗中获益。
[1]  [2]  [3]  下一页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胃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