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K-TKI因其高效的抑瘤活性和良好的耐受性被广泛应用于不同分期、不同阶段的ALK阳性NSCLC,在术后辅助、局部晚期同步放化疗后的维持、晚期一线及后线均优于其他治疗手段。而ALK-TKI能否拿下最后一块拼图——新辅助治疗,在即将召开的2025WCLC或许可以窥见一斑。《肿瘤瞭望》特邀辽宁省肿瘤医院马锐教授围绕2025WCLC上公布的两项ALK-TKI新辅助治疗研究成果进行探讨,特此整理,以飨读者。
辛田,马锐辽宁省肿瘤医院胸内二科
ALK-TKI因其高效的抑瘤活性和良好的耐受性被广泛应用于不同分期、不同阶段的ALK阳性NSCLC,在术后辅助、局部晚期同步放化疗后的维持、晚期一线及后线均优于其他治疗手段。而ALK-TKI能否拿下最后一块拼图——新辅助治疗,在即将召开的2025WCLC或许可以窥见一斑。《肿瘤瞭望》特邀辽宁省肿瘤医院马锐教授围绕2025WCLC上公布的两项ALK-TKI新辅助治疗研究成果进行探讨,特此整理,以飨读者。
马锐教授
辽宁省肿瘤医院胸内二科主任,肿瘤学博士,中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兼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执行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肺癌分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抗癌协会理事会理事,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中国实用内科、医学与哲学,沈阳医学院学报等多家杂志编委及审稿专家。主持省部级、市级课题9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
辛田教授
辽宁省肿瘤医院胸内二科主治医师
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委员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肿瘤精准医疗与大数据管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研究介绍
摘要号PT1.07.02
新辅助恩沙替尼治疗ALK阳性(ALK+)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项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
研究背景:新辅助靶向治疗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获得治愈提供了更多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ALK+)非小细胞肺癌的新辅助治疗场景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抑制剂已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特征。恩沙替尼(Ensartinib)是一种新型、强效且高选择性的ALK抑制剂,已获批用于晚期ALK+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二线治疗。然而,其在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仅得到有限研究的支持。本研究旨在真实世界场景下评估恩沙替尼作为新辅助治疗方案用于ALK+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本文主要报告该回顾性队列研究的结果。
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年龄≥18岁、经组织学证实为可切除Ⅱ-Ⅲ期的ALK+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且这些患者此前均接受过恩沙替尼新辅助治疗(单药治疗或联合化疗)。研究结局指标包括主要病理缓解(MPR)、病理完全缓解(pCR)、客观缓解率(ORR)、无病生存期(DFS)、2年无病生存率(2-year DFS rate)及安全性。
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例ALK+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位年龄为61岁(范围:36-74岁)。其中,男性患者占比66.7%,肺腺癌患者占比88.9%,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评分(ECOG PS)为0分的患者占比55.6%。所有患者(100.0%)均接受了R0切除(完全性切除)。
主要病理缓解(MPR)率为66.7%(95%置信区间[CI]:29.9%-92.5%),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为44.4%(95%CI:13.7%-78.8%)。本研究未观察到完全缓解(CR)病例,7例患者(77.8%)达到部分缓解(PR),因此客观缓解率(ORR)为77.8%(95%CI:40.0%-97.2%)。
7例患者(77.8%)发生不良事件(AEs),包括皮疹(77.8%)、白细胞计数降低(22.2%)、味觉障碍(11.1%)和瘙痒(11.1%)。仅1例患者(11.1%)出现≥3级白细胞计数降低,无患者发生≥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
研究结论:恩沙替尼用于ALK+非小细胞肺癌的新辅助治疗展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主要病理缓解(MPR)率、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及客观缓解率(ORR)均较高,且耐受性良好。
摘要号MA04.02
Nautika1研究:阿来替尼(Alectinib)新辅助治疗可切除IB-IIIB期ALK阳性(ALK+)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结局与病理退缩情况
研究背景:阿来替尼(Alectinib)已在全球范围内获批用于经手术切除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ALK+)IB-ⅢB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8版分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辅助治疗。目前,仍需在该患者群体中探索新辅助治疗场景下的靶向治疗方案。NAUTIKA1研究(临床试验注册号:NCT04302025)是一项Ⅱ期“伞形研究”,旨在评估靶向治疗在存在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基因变异(如ALK、ROS1、NTRK融合及KRASG12C突变)的早期NSCLC新辅助/辅助治疗中的疗效。此前已公布该研究ALK+队列中12例患者的初步数据,本文将呈现该队列33例患者的最新临床及手术结局数据。
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标准为:年龄≥18岁;经诊断为IB期、Ⅱ期、ⅢA期或特定ⅢB期(仅T3N2期)ALK+NSCLC;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评分(ECOGPS)为0/1分。患者接受新辅助阿来替尼治疗(600mg,每日两次[BID]),持续8周后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需接受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最多4个周期,患者拒绝、无化疗指征或存在化疗禁忌证者除外),随后接受阿来替尼辅助治疗(600mg,每日两次),持续2年。
研究主要终点为经本地评估的主要病理缓解(MPR),定义为肿瘤残余存活细胞比例≤10%;次要终点包括病理完全缓解(pCR)、影像学缓解、淋巴结降期及安全性。
研究结果:截至数据截止日期(2024年9月2日),共纳入33例患者,其基线特征详见表(原文表格略)。
疗效结局:在28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17例(60.7%)达到主要终点MPR,7例(25.0%)达到pCR(结果见图,原文图略);在30例可评估影像学疗效的患者中,19例(63.3%)观察到影像学客观缓解,8例(26.7%)实现淋巴结降期。
手术结局:所有患者术中均未发生并发症;在接受手术的27例患者中,25例(92.6%)实现R0切除(完全性切除),手术相关结局详见表(原文表格略)。
安全性结局:33例患者中,12例(36.4%)因不良事件(AEs)需进行剂量降低/中断,3例(9.1%)因不良事件停药。新辅助阿来替尼耐受性良好,未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研究结论:阿来替尼用于新辅助治疗可使患者获得具有临床意义的MPR及pCR率,且未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该方案可与ALINA研究(注:ALINA为另一项针对ALK+NSCLC辅助治疗的关键研究)的结论互补,成为可切除IB-ⅢB期ALK+NSCLC患者一种具有潜力的围手术期治疗选择。
大咖点评
ALK-TKI在新辅助治疗的探索正全面展开,早在今年5月的ASCO就已经报道了伊鲁阿克的相关数据,6例ALK阳性患者经伊鲁阿克新辅助治疗后接受手术,MRP和pCR率分别是66.7%和33.3%,3级以上TRAE 33%,1例因AE调整剂量,没有因AE暂停/终止治疗的情况。本届WCLC为我们带来了恩沙替尼(9例)和阿来替尼(28例)的新辅助治疗数据,MPR率分别为66.7%和60.7%,pCR率分别为44.4%和25.0%。安全性方面,恩沙替尼的研究中,77.8%的受试者出现不同程度的AE,仅1例出现3级以上白细胞计数降低,无3级以上TRAE;阿来替尼的研究中,36.4%的受试者因AE调整剂量/中断,9.1%因AE停药,未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总体而言,不同ALK-TKI在新辅助治疗中发挥出的疗效大致相同,MPR率约60%,pCR率在30-40%左右,安全性和既往研究相似。在此之前,ALK阳性NSCLC的新辅助治疗标准是化疗。免疫治疗在ALK阳性晚期NSCLC几乎无效,在辅助治疗的IMPOWER-010和KEYNOTE-091研究中,为数不多的ALK阳性患者也未获得生存改善,因此ALK阳性NSCLC的新辅助免疫治疗探索价值不大。而ALK-TKI在现有的数据中表现出了远超化疗的MRP和pCR率,和免疫新辅助治疗基因野生型NSCLC的数据旗鼓相当,未来极有可能成为新的标准方案。这和ALINA研究的结论互补,构建了完整的围手术期治疗新模式。
即便ALK-TKI在新辅助治疗发挥出了优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但后续研究中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1.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2.还需探索最佳治疗时长和剂量,精准把控手术时机;3.为了克服原发耐药或进一步提高MRP及pCR率,联合治疗需要进一步探索;4.新辅助靶向治疗是否会出现新的耐药模式/突变谱,对患者的全程管理有怎样的影响?等等。
ALK-TKI是否能超越EGFR-TKI实现真正的“大满贯”,让这钻石突变真正“无暇”,让我们一起见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