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约2%携带ROS1融合基因突变。作为针对该靶点的首款靶向治疗药物,克唑替尼曾为ROS1融合阳性NSCLC患者带来显著获益,可实现16~20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与约45个月的中位总生存期(OS),但距离临床追求的5年生存率仍有一定差距。
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约2%携带ROS1融合基因突变。作为针对该靶点的首款靶向治疗药物,克唑替尼曾为ROS1融合阳性NSCLC患者带来显著获益,可实现16~20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与约45个月的中位总生存期(OS),但距离临床追求的5年生存率仍有一定差距。
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这一治疗领域迎来重要突破,多款针对ROS1融合阳性晚期NSCLC的新型治疗药物,集中公布了最新临床研究数据及长期随访结果。这些进展不仅为广大ROS1融合阳性患者提供了新选择,更覆盖了此前治疗难度较高的特殊人群,包括合并脑转移的患者,以及携带G2032R耐药突变的患者。尤为关键的是,最新随访数据进一步提示,这类患者已有望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ARROS-1研究
ARROS-1研究分析了Zidesamtinib在ROS-1融合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纳入了117例既往接受过TKI类药物治疗的经治患者及35例既往未接受过TKI类药物治疗的患者。117例经治患者中,49%的患者基线存在脑转移,22%的患者携带G2032R突变,分别有51%、49%、74%、26%和9%的患者接受过克唑替尼、恩曲替尼、洛拉替尼、瑞普替尼和他来替尼治疗。
在TKI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仅接受过一种TKI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接受Zidesamtinib治疗ORR为51%,18个月DOR率为93%,18个月的PFS率为68%,携带G3032R突变的患者,ORR为83%,颅内ORR为85%。
而接受过多种ROS1-TKI治疗的患者,接受Zidesamtinib治疗ORR为44%。其中,既往接受过瑞普替尼或他雷替尼治疗的患者,ORR分别为47%和43%,18个月PFS率为40%,携带G3032R突变的患者,ORR为54%,颅内ORR为48%。
初治的35例患者,整体ORR为89%,包括9例患者评估为CR,颅内ORR为83%,12个月的DoR率为96%。
患者的疗效数据
从安全性看,较常见的3度及以上不良反应包括外周水肿0.7%,血磷酸肌酸激酶升高3.5%,乏力0.7%,10%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导致剂量降低,2%的患者因不良反应导致治疗终止。
TRUST研究
TRUST研究探索了他来替尼治疗ROS1融合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纳入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接受他来替尼600mg,口服,每日一次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ORR。其中,队列1为初治人群,队列2为接受过TKI治疗人群,两个队列脑转移占比分别为34.5%和56.0%。经治患者分别有80%和20%的患者接受克唑替尼和恩曲替尼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初治患者ORR为85.2%,中位DOR和中位PFS未达到,18个月DOR率和PFS率分别为68%和61%,颅内ORR为66.7%;
初治患者的疗效数据
既往经治人群的ORR为61.7%,颅内ORR为56.3%,中位DOR和中位PFS分别为19.4个月和11.8个月,18个月DOR率和PFS率分别为56%和35%。
经治患者的疗效数据
从安全性看,全组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较常见的为谷丙转氨酶升高(15.2%),谷草转氨酶升高(7.0%),贫血(4.1%),磷酸肌酸激酶升高(3.5%),Q-T间期延长(3.5%),并有15.2%的患者出现任何级别眩晕,2.3%的患者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而导致治疗永久终止。
他来替尼的安全性数据
TRIDENT研究
TRIDENT研究旨在评估瑞普替尼治疗ROS1融合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本届WCLC大会主要公布其长期随访数据。该研究中,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纳入后接受标准剂量瑞普替尼治疗(160mg,口服,每日一次,14天后改为160mg,口服,每日两次)。研究按照既往治疗状态分为未接受过TKI治疗患者和TKI经治患者,主要研究终点为ORR。
数据分析时,初治人群的ORR为79%,包括14%的患者评估为CR;经治患者ORR为41%,包括7%的患者评估为CR;初治患者和经治患者颅内ORR分别为89%和38%。携带G2032R突变的患者,ORR为59%。初治人群的和经治人群的中位PFS分别为31.1个月和8.6个月,中位DOR分别为36.8个月和17.8个月,中位OS分别为70.6个月和25.1个月。初治人群的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和48个月的OS率分别为91%、75%、69%和56%。
初治及经治人群OS
小结
尽管ROS1融合的发生比例较低,但是考虑到肺癌患者较大的发病人群,每年仍有约2万例ROS1融合阳性的患者被发现。由于ROS1融合基因与ALK融合基因的胞内段酪氨酸激酶域存在高度同源,因此,很多对于ALK融合有效的药物,如克唑替尼、洛拉替尼等,对ROS1融合的患者同样有效。中国患者中,克唑替尼一线治疗ROS1融合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中位PFS约为16.0个月,以他雷替尼和瑞普替尼为代表的下一代TKI类药物为患者带来的新的治疗选择,实现疗效的显著提升及入颅脑效果的改善。
本届世界肺癌大会上,Zidesamtinib这一新型药物不仅具有良好的整体疗效、入颅脑活性,同时安全性良好;此外,该药对G2032R突变、对他来替尼和瑞普替尼耐药的患者,都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具有“同类最优”(best-in-class)的潜质,有望为患者带来新的选择。从TRIDENT研究的长期随访数据看,患者的中位OS已经超过70个月,与很多慢性疾病的生存时间相当。在多款靶向药物的加持下,ROS1融合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正式进入慢病化管理时代,患者有望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参考文献:
[1]A.E.Drilon,et al.Pivotal ARROS-1 Efficacy and Safety Data:Zidesamtinib in TKI Pre-treated Patients with Advanced/Metastatic ROS1+NSCLC.2025 WCLC.PL02.15.
[2]G.Liu,et al.Updated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aletrectinib in Patients With ROS1+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The Global TRUST-II Study.2025WCLC.MA02.02.
[3]B.C.Cho,et al.Repotrectinib in Patients With ROS1 Fusion-Positive(ROS1+)NSCLC:Long-Term Follow-Up From the Phase 1/2 TRIDENT-1 Trial.2025WCLC.MA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