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突变是我国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携带该突变的患者群体庞大,尽管已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为主的靶向治疗药物,但发生耐药后特别是对第三代TKI耐药的患者仍缺少有效治疗选择,为有效改善患者长期生存,满足我国患者的迫切治疗需求,仍需更有效的创新药物驰援二线治疗。在刚刚落幕的2025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中国创新TROP2抗体偶联药物(ADC)芦康沙妥珠单抗的又一项关键临床III期研究OptiTROP-Lung04结果报告入选年会主席专场,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同步刊发,芦康沙妥珠单抗取得同时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的双阳性结果,临床意义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肿瘤瞭望》就此特邀OptiTROP-Lung04研究主要研究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在ESMO年会现场深入解读研究数据,分析芦康沙妥珠单抗在EGFR突变NSCLC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编者按:EGFR突变是我国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携带该突变的患者群体庞大,尽管已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为主的靶向治疗药物,但发生耐药后特别是对第三代TKI耐药的患者仍缺少有效治疗选择,为有效改善患者长期生存,满足我国患者的迫切治疗需求,仍需更有效的创新药物驰援二线治疗。在刚刚落幕的2025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中国创新TROP2抗体偶联药物(ADC)芦康沙妥珠单抗的又一项关键临床III期研究OptiTROP-Lung04结果报告入选年会主席专场,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同步刊发,芦康沙妥珠单抗取得同时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的双阳性结果,临床意义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肿瘤瞭望》就此特邀OptiTROP-Lung04研究主要研究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在ESMO年会现场深入解读研究数据,分析芦康沙妥珠单抗在EGFR突变NSCLC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肿瘤瞭望》:首先,由您牵头开展的OptiTROP-Lung04研究入选了本届ESMO年会的主席专场,引发国内外研究者热议,研究成果也同步登顶《NEJM》。您认为研究中,中国创新TROP2 ADC芦康沙妥珠单抗同时改善PFS和OS的出色疗效,将如何引领EGFR突变阳性NSCLC在EGFR-TKI耐药后治疗格局的变革?
张力教授:OptiTROP-Lung04研究是在EGFR突变TKI耐药晚期NSCLC治疗中,第一项报告PFS与OS双阳性结果的临床关键研究,研究论文此次同步在《NEJM》期刊发表[1],更是中国原研药物实体瘤临床研究首次刊登在NEJM,也是芦康沙妥珠单抗肺癌临床研究第四次登上国际顶刊(两项临床早期研究登上Nature Medicine,此前OptiTROP-Lung03研究登上BMJ);同时,研究成果在ESMO年会主席专场由我进行口头报告,也标志着国际学界对芦康沙妥珠单抗的高度认可,是中国创新药和中国研究者直面临床挑战、引领国际先进水平、推动诊疗格局变革的表现。
本次报告的OptiTROP-Lung04研究数据显示,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组中位PFS达8.3个月(由BICR评估),相较于含铂双药化疗对照组(4.3个月)有显著改善,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51%(HR 0.49,95%CI,0.39-0.62;P<0.0001),中位OS尚未达到,但相较于对照组显著降低死亡风险40%(HR 0.60,95%CI,0.44-0.82;P=0.001),两组18个月OS率为65.8%vs 48.0%。同时,在中位药物暴露时间接近翻倍的情况下,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TRAEs)发生率更低(9.0%vs 17.6%),且未发生TRAEs导致的永久停药或死亡。
图1.OptiTROP-Lung04研究由BICR评估的PFS数据
我相信,以上卓越的疗效和安全性,能够使芦康沙妥珠单抗快速跻身国内外指南,成为EGFR-TKI耐药后治疗的全新标准方案,2025年9月30日,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基于研究结果批准了芦康沙妥珠单抗的相应适应证。
图2.OptiTROP-Lung04研究整体安全性总结
《肿瘤瞭望》:作为国际肺癌领域的主要研究者之一,您认为国产创新药临床研究应如何更加贴近临床实践,满足患者的迫切需求,并得到国际认可进而实现创新药“出海”?
张力教授:EGFR突变在我国肺腺癌中的检出率可高达50%,显著高于欧美国家,按我国每年新发肺癌已超过100万例计算,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每年将新增数十万例,且多数仍在晚期转移性阶段被确诊;而EGFR-TKI治疗失败后,尤其是三代EGFR-TKI耐药后的治疗,存在庞大且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需要研究者开展新药相关研究探索,解决这个难题。
OptiTROP-Lung04研究是同类研究中,最先报告OS显著获益的III期研究。此前国外TROP2 ADC药物曾率先开展晚期肺癌III期临床研究,但由于同时纳入了二线治疗阶段驱动基因阴性与阳性患者,没有明确获益人群,研究未能取得阳性结果;而我和团队则首先在基础研究中发现,EGFR突变可以介导癌细胞更高水平芦康沙妥珠单抗的内吞和溶酶体摄取[2],为芦康沙妥珠单抗的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随后开展了EGFR突变NSCLC的临床探索,即通过优选治疗人群实现“弯道超车”,这也是中国临床研究者和中国自主创新药物走到国际舞台的经典案例。
图3.OptiTROP-Lung04研究OS数据期中分析结果
而在推动创新药出海方面,目前芦康沙妥珠单抗在肺癌、乳腺癌、妇科肿瘤等重点瘤种中的临床研究,均在国内外齐头并进开展,原研方科伦博泰正与默沙东进行联合开发,共同助力芦康沙妥珠单抗更快惠及广大国内外患者。
《肿瘤瞭望》:您认为芦康沙妥珠单抗在NSCLC治疗领域后续重点布局的方向是什么,将如何进一步为更广大的患者群体带来更多获益?
张力教授:在OptiTROP-Lung03/04研究相继成功后,目前由我牵头开展、评估芦康沙妥珠单抗联合奥希替尼对比奥希替尼单药,一线治疗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III期OptiTROP-Lung07研究也正在进行,尝试将芦康沙妥珠单抗的使用继续“前移”,致力于解决奥希替尼一线治疗的耐药问题;而对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芦康沙妥珠单抗也在初步的OptiTROP-Lung01/02研究中,联合PD-1/L1抑制剂取得了良好的初步疗效,已有四项后续面向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的临床III期研究启动,有望进一步改写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的诊疗格局,让更多患者获益。
图4.OptiTROP-Lung04研究总结及芦康沙妥珠单抗后续在NSCLC中的关键临床研究信息
▌参考文献:
[1]Fang W,Wu L,Meng X,et al.Sacituzumab Tirumotecan in EGFR-TKI–Resistant,EGFR-Mutated Advanced NSCLC.N Engl J Med.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19,2025.doi:10.1056/NEJMoa2512071.
[2]Zhao S,Cheng Y,Wang Q,et al.Sacituzumab tirumotecan in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with or without EGFR mutations:phase 1/2 and phase 2 trials.Nat Med.2025;31(6):1976-1986.doi:10.1038/s41591-025-03638-2
张力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主任导师、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肺癌首席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CACA)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CACA)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临床研究学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会精准医学分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