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进入免疫治疗时代以来,肾癌治疗取得了显著进步,尤其对于晚期和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accRCC)而言。无论是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方案,还是双免疫联合方案,均展现出良好疗效,获得国内外诊疗指南的广泛推荐。然而,对于高危、局部进展期肾癌的治疗仍存在空白。对于体积巨大的肾脏肿瘤,尤其是伴随腔静脉瘤栓的患者,或是那些强烈要求保留肾脏功能的病例,手术难度和风险都会显著增加。因此,急需探索新辅助治疗策略以缩小肿瘤、降低瘤栓分期,或使原本无法进行保肾手术的患者得以成功保肾。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自进入免疫治疗时代以来,肾癌治疗取得了显著进步,尤其对于晚期和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accRCC)而言。无论是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方案,还是双免疫联合方案,均展现出良好疗效,获得国内外诊疗指南的广泛推荐。然而,对于高危、局部进展期肾癌的治疗仍存在空白。对于体积巨大的肾脏肿瘤,尤其是伴随腔静脉瘤栓的患者,或是那些强烈要求保留肾脏功能的病例,手术难度和风险都会显著增加。因此,急需探索新辅助治疗策略以缩小肿瘤、降低瘤栓分期,或使原本无法进行保肾手术的患者得以成功保肾。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无明确推荐。南京鼓楼医院泌尿外科郭宏骞教授团队于2021年开展了一项单中心、前瞻性的肾癌新辅助治疗II期临床研究,有望填补这一空白,为高危、局部进展期肾癌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在正在举行的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分会年会(ASCO-GU)现场,《肿瘤瞭望》特邀南京鼓楼医院纪长威教授为我们系统介绍这项研究。
研究背景
PD-1/PD-L1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能够提高晚期肾癌患者的生存率。然而,在局限性RCC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作用尚未明确。为此进行了一项II期试验,旨在探究替雷利珠单抗和阿昔替尼在局晚期非转移性透明细胞肾癌患者手术切除前缩小肿瘤的疗效。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由研究者发起的试验,招募了高危非转移性透明细胞肾癌患者(临床分期T2a-4和/或N1,M0病变)。这些患者接受了12周的新辅助治疗,即替雷利珠单抗(200 mg q3w)和阿昔替尼(5 mg bid)联合治疗,其中第6周和第12周进行影像学评估,随后进行肾切除术。主要研究终点是新辅助治疗后的客观反应率(完全和部分反应),评估依据为RECIST v1.1标准。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无病生存率(DFS)、总生存率(OS)、手术效果以及安全性。
研究结果
截止本文投稿时,已有11例患者入组,其中10例接受了完整的影像学评估。病理学结果显示,1例患者达到了RECIST 1.1规定的完全缓解(CR),另有4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整体客观缓解率达到了50%。另外4例患者病情稳定(SD),只有1例出现轻度进展。这4例SD患者的肿瘤大小虽然没有明显缩小,但肿瘤的血供明显降低,为手术带来了更高的安全性。
安全性方面,最常见的与新辅助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包括血液学毒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乏力、腹泻、转氨酶升高。大多数不良反应为1/2级,没有发生严重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Gr4/Gr5 TRAEs)。在后续手术中,术者并未感受到明显的黏连或出血增加。没有直接的术中并发症,也没有与药物相关的术后并发症。
纪长威教授表示,总体而言,无论是肿瘤大小的减小还是瘤栓尺寸的降低,都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降低了手术难度和风险。令他印象深刻的是1例曾被认为不可切除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变得可切除。该患者为第1例入组患者,其左肾上级肿瘤伴有巨大的肾静脉瘤栓,已经膨隆至肠系膜上动脉的水平。经过12周的替雷利珠单抗联合阿西替尼新辅助治疗,患者左肾上级的肿瘤几乎完全消失,肾静脉瘤栓也显著缩小,完全退回到肾门内。随后进行了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总结
这项研究表明,替雷利珠单抗联合阿西替尼作为肾癌的新辅助治疗具有良好效果,其安全性和耐受性均在可控范围内。期待未来的更多研究数据能够进一步支持新辅助治疗在局部进展期肾癌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Shun Zhang,Changwei JI,Guangxiang Liu,Hongqian Guo;A phase II study of neoadjuvant tislelizumab and axitinib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non-metastatic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accRCC).ASCO-GU.Abstract ID:420.
纪长威教授
南京鼓楼医院泌尿外科行政副主任
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
江苏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泌尿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泌尿肿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泌尿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委员
擅长泌尿系统肿瘤机器人及腹腔镜手术
主要方向为肾脏肿瘤微创治疗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卫生科技发展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
发表SCI论文20余篇
前列腺癌精准诊疗与全程管理系列继续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