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 2025丨C-POST研究:皮肤鳞癌有望迎来首个辅助免疫治疗方案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6/3 14:35:51  浏览量:1167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皮肤鳞状细胞癌(SCC)是全球较为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尽管可早期发现,但仍有较高的复发风险。目前尚未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批用于高危SCC患者的辅助治疗。在2025年ASCO大会上报道的Ⅲ期C-POST研究显示,cemiplimab辅助治疗高危SCC患者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有望成为首个获批的此类辅助免疫治疗方案。

编者按:皮肤鳞状细胞癌(SCC)是全球较为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尽管可早期发现,但仍有较高的复发风险。目前尚未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批用于高危SCC患者的辅助治疗。在2025年ASCO大会上报道的Ⅲ期C-POST研究显示,cemiplimab辅助治疗高危SCC患者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有望成为首个获批的此类辅助免疫治疗方案。
 
Key points
  • Ⅲ期C-POST研究显示,在高危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cemiplimab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
  • cemiplimab的安全性结果与其他PD-1抑制剂一致。
  • 目前,对于手术及术后放疗后复发风险高的CSCC患者,尚无获批的系统治疗方案,但这些结果表明,cemiplimab辅助治疗可能是一个潜在的选择。
根据双盲、Ⅲ期C-POST试验(摘要6001)的结果,对于手术及术后放疗后的高危CSCC患者,辅助使用cemiplimab可显著降低疾病复发风险。中位随访24个月后,与安慰剂相比,接受西米普利单抗治疗的患者无病生存期(DFS)率提高了68%(HR 0.32;P<0.0001;见图)。
 
△cemiplimab对比安慰剂用于高危CSCC辅助治疗的DFS
 
“无病生存期的差异非常显著,”C-POST研究汇报者、来自澳大利亚彼得·麦克卡伦癌症中心的Danny Rischin博士说道,“我们在查看的所有亚组中都看到了这种益处。”与安慰剂相比,cemiplimab在降低局部区域复发(HR 0.20,95%CI:0.09~0.40)和远处复发(HR 0.35,95%CI:0.17~0.72])风险方面都有改善。cemiplimab的安全性结果与其他抗PD-1药物一致。
 
Rischin博士说:“我们的研究表明,cemiplimab可以显著降低复发风险。”他补充说,根据这些发现,在高危CSCC的背景下,cemiplimab辅助治疗可以作为临床医生和患者考虑的一个潜在选择。
 
来自英国的癌症研究所和皇家马斯登NHS基金会信托基金的讨论嘉宾Kevin J.Harrington博士同意Rischin博士的看法。他认为“这项研究将改变临床实践。这项研究的数据极为积极,我预计这将成为提交审批、许可和资金支持的主题。”
 
Harrington博士补充道,亚组分析表明,该研究结果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并将“在全球范围内易于实施”。
 
研究设计
 
目前,对于在手术和术后放疗后复发风险较高的CSCC患者这一小部分人群,尚无获批的系统治疗方案。自2018年以来,针对PD-1的抗体cemiplimab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CSCC患者,并已成为这些患者的护理标准。
 
Rischin博士说:“将一种在晚期治疗中广泛使用的药物在疾病早期阶段进行测试是合理的。”C-POST试验招募了因淋巴结(淋巴结外侵,最大淋巴结≥2厘米或≥3个受累淋巴结)和/或非淋巴结(即,移行转移、T4病变、神经周围侵犯或局部复发肿瘤且有≥1个额外风险特征)而有复发高风险的局部和/或区域性CSCC患者。
 
共有415名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每3周350mg cemiplimab或安慰剂治疗12周,然后每6周接受700mg cemiplimab或安慰剂治疗,直至36周,总共48周。
 
该试验最初设计为在整个治疗期间每3周给药一次,但后来修改为在最初的12周后改为每6周给药一次。Rischin博士指出,无论使用哪种给药方案,都观察到了cemiplimab的DFS获益,而每6周给药一次对患者来说更方便。
 
主要结果
 
入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1岁(范围33-95岁);84%为男性,83%患有头颈部原发肿瘤。
 
在中位随访24个月后,该试验达到了其主要终点,证明与安慰剂相比,cemiplimab在DFS方面有显著改善(HR 0.32,95%CI:0.20~0.51;P<0.0001)。西米普利单抗组的估计2年DFS率为87%,安慰剂组为64%。在评估的亚组中,观察到cemiplimab在DFS方面的改善。
 
在2年时,cemiplimab组和安慰剂组的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4.6%和76.7%,远处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4.3%和83.8%。在第一次中期分析中,两组之间的总生存率没有显著差异。
 
在接受cemiplimab治疗的患者中,有10%出现了3级或以上的治疗相关治疗突发不良事件,而在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中,这一比例不到1%。Rischin博士指出,cemiplimab的大多数3级毒性是预期中的免疫相关毒性。cemiplimab组中3级或以上免疫介导事件的发生率为7%。
 
患者报告结局(PRO)显示,在EORTC QLQ-C30的全球健康状况/生活质量量表中,两组从基线到总体最小二乘均值变化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未来计划
 
展望未来,C-POST的随访将持续进行,研究人员将继续评估cemiplimab辅助治疗对总生存、第二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以及其他结局的影响。
 
Rischin博士指出,人们对cemiplimab有浓厚的兴趣,且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包括3期NRG-HN014试验,该试验正在评估为局部晚期CSCC患者在手术中添加西米普利单抗(NCT06568172)。
 
▌参考文献:
 
1.Danny Rischin,et al.Phase 3 trial of adjuvant cemiplimab(cemi)versus placebo(pbo)for high-risk 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ASCO 2025,Abstract 6001.
 
2.Jeong T-J,Lee H-T,Gu N,et al.The high-resolution structure reveals remarkable similarity in PD-1 binding of cemiplimab and dostarlimab,the FDA-approved antibodie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Biomedicines.2022;10(12):3154.
 
来源:ASCO
编译:《肿瘤瞭望》编辑部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皮肤鳞状细胞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