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29日,由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肺癌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非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主办,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东方医院承办的“CACA肺癌整合治疗大会”在上海盛大召开。本次会议以“整合·突破·共赢”为核心理念,紧扣中国抗癌协会“合纵连横”的创新战略,聚焦非小细胞肺癌“防筛诊治康”全链路协作管理,旨在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推动诊疗模式全面升级。
2025年6月28-29日,由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肺癌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非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主办,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东方医院承办的“CACA肺癌整合治疗大会”在上海盛大召开。本次会议以“整合·突破·共赢”为核心理念,紧扣中国抗癌协会“合纵连横”的创新战略,聚焦非小细胞肺癌“防筛诊治康”全链路协作管理,旨在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推动诊疗模式全面升级。
Trop-2作为一种跨膜糖蛋白,在很多肿瘤组织中过表达,并与肿瘤预后较差相关,已成为肺癌领域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开发热门靶点。TROP2 ADC作为肿瘤治疗领域的新兴力量,多项临床研究进展展现了其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巨大潜力。在会议现场,《肿瘤瞭望》特邀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褚倩教授接受专访,分享TROP2 ADC在NSCLC领域临床实践及研究进展。特此整理,以飨读者。
肿瘤瞭望:本次大会上召开了“靶向TROP2的抗体药物偶联物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共识定稿讨论会”,请您结合相关研究进展,为我们分享下您如何看待TROP 2 ADC药物治疗晚期NSCLC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褚倩教授:我们都知道,2025年3月4日,国家药监局批准我国原创TROP2 ADC药物注射用芦康沙妥珠单抗注射液用于治疗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和含铂化疗治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这是TROP2 ADC在肺癌领域临床实践上的首个突破,基于现阶段研究进展,未来将会有Dato-DXd、戈沙妥珠单抗(SG)等一系列TROP2 ADC药物在我国获批应用于临床实践。
在既往临床研究及实践经验可以看出,TROP2 ADC作为一种全新的靶向治疗药物,在展现其非常优越的疗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治疗药物相关的明确的不良反应,如骨髓相关毒性,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等等,随着越来越多TROP2 ADC药物获批上市应用于临床实践,如何对其进行安全性管理,以期使其在临床实践中更好服务于患者是临床医生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本届CLCC大会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周彩存教授发起的“靶向TROP2的抗体药物偶联物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共识定稿讨论会”上,与会专家针对其安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通过现场投票拟定了十项共识,这些共识覆盖了TROP2 ADC药物在临床实践及临床研究中所展现的十大类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针对每类不良反应均列出了非常详细的管理意见及操作指南。我想该共识的发布将会为中国NSCLC患者更好接受TROP2 ADC药物治疗,延长接受治疗周期数、获得更佳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最终实现提升NSCLC患者生活质量的目标。
肿瘤瞭望:生物标志物基于其能够精准识别目标患者群体,反映肿瘤状态及预测疗效对ADC药物的应用至关重要,请您分享下,关于晚期NSCLC领域TROP2 ADC生物标志物的探索有何进展?
褚倩教授:在NSCLC治疗领域,创新药物的临床实践均需明确其优势人群,而生物标志物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很遗憾的是,目前为止并没有一项关于TROP2 ADC药物的临床研究明确了可预测其疗效的生物标志物,尽管我们知道TROP2是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的跨膜糖蛋白,但现阶段研究表明,在NSCLC领域,TROP2表达与TROP2 ADC药物疗效并没有直接相关性。无论是TROP2高表达亦或低表达NSCLC患者,接受TROP2 ADC治疗疗效均优于多西他赛化疗方案。由此可见,探索可预测TROP2 ADC药物治疗NSCLC疗效的生物标志物仍任重道远。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5欧洲肺癌大会(ELCC)上,报告了TROPION-PanTumor02研究结果,该研究旨在探索定量连续评分(QCS)测量TROP2标准化膜比率(NMR)与Dato-DXd治疗中国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的关系。
在TROPION-Lung 01研究QCS回顾性探索性分析中,采用了一种新的数字病理学方法精确定位和量化TROP2。分析结果显示,接受Dato-DXd治疗的TROP2 QCS-NMR+患者PFS和ORR均优于TROP2 QCS-NMR-患者和接受多西他赛治疗的患者,QCS方法解决了当前免疫组化和手动计数的常规方法量化TROP2表达并不能很好地预测TROP2 ADC Dato-DXd疗效的问题。
随后,TROPION-PanTumor02研究结果验证了Dato-DXd(6mg/kg,Q3W)在中国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中的初步疗效和可耐受的安全性。通过QCS进一步分析了TROPION-PanTumor02研究中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组织样本的数字化TROP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全玻片图像。结果显示,与TROP2 QCS-NMR-患者相比,TROP2 QCS-NMR+患者的ORR及中位PF在数值上更显优势。此外,TROP2 QCS-NMR状态的安全性特征通常具有可比性,口腔炎发生率在TROP2 QCS-NMR+患者中较高。
由此可见,在接受Dato-DXd治疗的中国肿瘤患者中,观察到了TROP2 QCS-NMR+肿瘤患者相较于TROP2 QCS-NMR-患者更显著的ORR提高和PFS延长的趋势,进一步证实了TROP2 QCS-NMR作为Dato-DXd治疗晚期或转移性NSCLC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的潜力。这是目前唯一基于数字病理及人工智能所得到的可预测TROP2 ADC临床疗效的预测模型。
未来,我认为基于TROP2 ADC作用机制,通过更全面的分析其在肿瘤细胞膜表面、细胞浆、细胞核内的作用,来探索其生物标志物的策略或可成为其中关键的破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