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存在于15%至50%的非鳞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1,2]。在携带EGFR敏感突变的NSCLC患者中,FLAURA研究证实了奥希替尼一线治疗的临床获益,这使得以奥希替尼为代表的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成为EGFR敏感突变的标准治疗,而MARIPOSA研究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基于此,近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埃万妥单抗联合兰泽替尼适用于携带EGFR 19号外显子缺失或21号外显子L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为中国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存在于15%至50%的非鳞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1,2]。在携带EGFR敏感突变的NSCLC患者中,FLAURA研究证实了奥希替尼一线治疗的临床获益,这使得以奥希替尼为代表的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成为EGFR敏感突变的标准治疗,而MARIPOSA研究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基于此,近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埃万妥单抗联合兰泽替尼适用于携带EGFR 19号外显子缺失或21号外显子L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为中国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专家简介
马锐教授
辽宁省肿瘤医院胸内二科主任,硕士生导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会理事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肿瘤免疫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非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CSCO小细胞肺癌、血管靶向专业委会委员
辽宁省抗癌协会理事会理事
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辽宁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辽宁省药学会抗肿瘤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沈阳市医学会肺部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沈阳市领军人才
关于MARIPOSA临床研究
埃万妥单抗(一种具有免疫细胞导向活性的靶向EGFR和间质上皮转化因子(MET)的双特异性抗体)和兰泽替尼(一种口服、高中枢神经系统(CNS)渗透性的第三代EGFR-TKI)在机制上具有互补作用,联合治疗同时靶向EGFR的胞外配体结合结构域和胞内活性位点,更有效的抑制EGFR通路;同时埃万妥单抗靶向MET通路延缓耐药;此外,埃万妥单抗还具有受体降解和免疫细胞导向活性,两者联合在临床前和I期临床研究中均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3-8]。MARIPOSA研究[9]是一项全球III期随机对照研究,旨在评价埃万妥单抗+兰泽替尼、奥希替尼单药及兰泽替尼单药一线治疗EGFR Ex19del/L858R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疗效(图1)。主要终点是盲法独立中央审查(BICR)基于RECIST v1.1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关键次要终点是总生存期(OS)。
图1 MARIPOSA研究设计
研究结果显示,对比奥希替尼单药组,埃万妥单抗联合兰泽替尼组的中位PFS显著延长(23.7个月vs.16.6个月;P<0.001),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30%(图2)。亚洲人群的疗效数据和全人群保持一致,且亚洲人群的mPFS在数值上更具优势,达到27.5个月[10](图3)。
图2 MARIPOSA研究主要终点:经BICR评估的PFS
图3 MARIPOSA研究亚洲人群:经BICR评估的PFS
在今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公布的最终OS分析显示,埃万妥单抗+兰泽替尼的中位OS达到了具有统计学差异和临床意义的显著获益。相较奥希替尼组,埃万妥单抗联合兰泽替尼降低了25%的死亡风险,中位OS预期延长超过1年[11](图4),成为首个在III期研究中证实较奥希替尼单药在EGFR敏感突变一线NSCLC有OS显著改善的治疗方案。
图4 MARIPOSA研究:最终OS分析
对于脑转移患者,MARIPOSA研究也表现出长期的颅内病灶控制,相较于奥希替尼单药组,埃万妥单抗联合兰泽替尼组的3年颅内PFS(icPFS)率翻倍(36%vs 18%)(图5),颅内缓解持续时间(icDoR)延长半年(35.7个月vs 29.6个月)(图6)。
图5 MARIPOSA颅内PFS
图6 MARIPOSA颅内DOR
MARIPOSA方案不仅有令人瞩目的疗效数据,且安全性可管理,埃万妥单抗联合兰泽替尼组的中位治疗时间长达27个月,安全性与既往报道的一致,多为1-2级的EGFR和MET通路相关的不良事件,且可通过主动管理进行干预,预防性管理可以显著降低早期不良事件的发生[12,13,14](图7)。
图7埃万妥单抗预防性管理方案
专家点评
EGFR敏感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具有较高发生率,是肿瘤内科治疗的重要靶点。埃万妥单抗联合兰泽替尼在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一线治疗中的获批(基于MARIPOSA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突破现有治疗瓶颈即第三代EGFR-TKI单药的局限性:尽管奥希替尼等三代TKI是当前一线标准治疗,但耐药问题(如MET扩增、EGFR C797S突变等)和CNS转移仍是临床挑战。埃万妥单抗联合兰泽替尼可同时阻断EGFR通路和c-MET信号,延缓耐药发生,尤其对奥希替尼耐药常见的旁路激活(如c-MET)具有潜在优势。
2.显著提升疗效,优化治疗策略:MARIPOSA研究数据不仅达到主要终点PFS,在包含脑转移的高危亚组人群中也有显著获益,值得参考的是OS获益方面预计可延长超过12个月,可能改变现有治疗格局,推动“强强联合”成为新标准。一线联合延缓耐药后,患者仍有机会接受后续治疗(如化疗、ADC药物等),延长总体生存时间,为患者的全程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信心。但安全性管理仍不容忽视,我们除了要参考相关文献和指南共识,也需制定本土化管理策略,积极预防皮疹、IRR或VTE的发生。
3.未来探索方向:面对国家政策和患者因素,临床医生需权衡疗效与安全性,结合患者个体特征制定治疗策略,未来需明确优势人群(如脑转移、肝转移、复合突变患者),或者关于生物标志物的探索,实现进一步的精准治疗。同时也会关注真实世界联合方案的疗效和耐药机制等以优化应用。
总的来说,埃万妥单抗联合兰泽替尼作为新兴的联合策略,代表着肺癌靶向治疗的新方向,有望在临床上赋予我们更多方案应对EGFR敏感突变NSCLC的挑战,MARIPOSA方案的中国获批标志着EGFR敏感突变一线靶向治疗从“单药”向“联合”又迈进了一步!
【参考文献】
1.Pao W,Girard N.Lancet Oncol.2011;12(2):175-180.
2.Jänne PA,Johnson BE.Clin Cancer Res.2006;12(14):4416s-4420s.
3.Moores SL,et al.Cancer Res.2016;76(13):3942-3953.
4.Vijayaraghavan S,et al.Mol Cancer Ther.2020;19(10):2044-2056.
5.Yun J,et al.Cancer Discov.2020;10(8):1194-1209.
6.Bauml J,et al.J Clin Oncol.2021;39:9006.
7.Haura EB,et al.J Clin Oncol.2019;37:9009.
8.Ahn MJ,et al.Lancet Oncol.2019;20(12):1681-1690.
9.Cho BC,Lu S,Felip E,et al.N Engl J Med.2024 Oct 24;391(16):1486-1498.
10.Shun Lu,et al.2023 ESMO Asia LBA10.
11.James Chih-Hsin Yang,et al.2025 ELCC,Abstract 4O.
12.Girard N,et al.2025 ELCC,Abstract 10MO.
13.Spira AI,et al.JTO.2025.In press.
14.Scott SC,et al.2024 ASCO,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