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抗癌协会、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联合主办,Cancer Biology&Medicine、《中国肿瘤临床》两本期刊承办的“第一届CancerBiology&Medicine青年学者论坛”于2025年8月22日在天津召开。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赵晓亮教授基于《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对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临床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解读。《肿瘤瞭望》现将报告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由中国抗癌协会、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联合主办,Cancer Biology&Medicine、《中国肿瘤临床》两本期刊承办的“第一届CancerBiology&Medicine青年学者论坛”于2025年8月22日在天津召开。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赵晓亮教授基于《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对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临床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解读。《肿瘤瞭望》现将报告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专家简介
赵晓亮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肺部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美国乔治城大学隆巴迪综合癌症中心访问学者
天津市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
随着多项III期临床研究成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围术期治疗已全面进入免疫治疗时代。然而,围手术期治疗的人群选择、方案选择和时长选择、病理缓解评估的价值、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患者术后是否需要继续免疫治疗、新辅助免疫治疗是否影响手术、围手术期如何进行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irAE)和患者管理等议题仍存在争议。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牵头,29位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胸外科、内科、病理科专家成立共识专家组,制定了首部基于高水平Ⅲ期研究证据的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专家共识——《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从围术期免疫治疗的人群选择、方案选择、时长选择、病理评估、围术期患者全程管理等多个方面提供规范化指导和建议。
一、哪些人群能从围手术期免疫治疗中获益?
哪些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的患者从新辅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化疗治疗中获益最多,PD-L1表达对治疗获益有何影响?《共识》基于CheckMate-816、IMpower-010、KEYNOTE-091、KEYNOTE-671、AEGEAN、CheckMate-77T、RATIONALE-315、Neotorch研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无论II/III期、鳞癌/非鳞癌、PD-L1表达,围术期ICIs+化疗均显示良好的pCR、主要病理缓解(MPR)和无事件生存(EFS)获益。PD-L1表达水平与pCR/MPR提升呈正相关趋势。
共识意见:II期和III期患者均显示pCR/MPR和EFS显著获益。临床分期与围术期免疫治疗的病理缓解获益无关,与EFS获益的关系尚不明确,期待更多研究验证。(共识级别:1A)
共识意见:鳞癌和非鳞癌患者均显示pCR/MPR和EFS显著获益,病理类型与围术期免疫治疗的病理缓解和EFS获益的关系尚不明确,期待更多研究验证。(共识级别:1A)
共识意见:无论PD-L1表达水平均可观察到pCR/MPR和EFS获益,PD-L1表达水平与围术期免疫治疗的临床获益呈正相关趋势。PD-L1表达水平高提示患者潜在从围术期免疫治疗中获益更大,故建议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PD-L1检测。(共识级别:1A)
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方案选择,治疗时长?
对于可切除的II-III期NSCLC,ICIs单药获益较为有限,而ICIs+化疗多项III期研究(CheckMate-816、KEYNOTE-091、KEYNOTE-671、AEGEAN、CheckMate-77T、RATIONALE-315、Neotorch研究)一致显示高pCR/MPR率和EFS提升,因此术前推荐首选新辅助ICIs联合含铂化疗方案。
共识意见:对于可切除的II-III期NSCLC,术前推荐首选新辅助ICIs联合含铂化疗方案,临床证据最为丰富;新辅助ICIs单药疗效有限;其它多种ICIs联合新策略正在探索中。(共识级别:1A)
对于新辅助ICIs联合化疗方案的选择,鳞癌选择联合紫杉类化疗方案的研究证据更为充分,非鳞癌选择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方案的证据最为充分。
共识意见:对于新辅助ICIs联合化疗方案的选择,鳞癌患者推荐首选紫杉类药物联合铂类化疗方案,非鳞癌推荐首选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方案。(共识级别:1A)
新辅助免疫治疗时长取决于免疫治疗是否发挥了最大效能。术前3-4周期新辅助ICIs+化疗是III期研究主流方案。既往指南推荐围术期化疗进行3-4个周期,将3-4周期新辅助ICIs+化疗放在术前,术后辅助ICIs阶段不需要再联合化疗,更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方便患者管理。因此,《共识》建议对于可切除的II-III期NSCLC,术前推荐新辅助ICIs+含铂化疗3-4周期,治疗2周期后进行首次疗效评估。
共识意见:对于可切除的II-III期NSCLC患者,推荐术前完成3-4周期ICIs联合含铂化疗,治疗2周期后进行首次疗效评估,最大化新辅助治疗获益的同时可以灵活把握手术时机。(共识级别:1A)
三、仅术前“新辅助”or术前+术后”夹心饼”,治疗模式的选择?
研究人员通过对比CheckMate-77T和CheckMate-816研究EFS数据,证明夹心饼模式(CheckMate 77T)相比单纯新辅助模式(CheckMate 816)的疗效获益。LCMC3研究在接受阿替利珠单抗新辅助治疗后病理缓解情况可评估的137例患者中,比较了接受(N=53)vs未接受(N=84)阿替利珠单抗±化疗辅助治疗的获益,结果显示,与未接受辅助治疗患者相比,接受了术后辅助免疫治疗患者无疾病生存(DFS)改善显著,总生存(OS)同样显示出改善的趋势。综上,新辅助免疫治疗后患者仍存在一定比例的复发风险,推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进行辅助免疫治疗。
共识意见:对于术前接受过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患者,目前5项III期“新辅助+辅助”免疫治疗临床研究提示,术后继续辅助免疫治疗可能有进一步获益,故推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进行辅助免疫治疗。(共识级别:1A)
四、病理缓解指标的价值和临床实践面临的挑战?
新辅助免疫治疗后的组织学特征为大量免疫细胞浸润为主的肿瘤消退,提示病理缓解是免疫激活杀伤肿瘤细胞的直接指标。多项围术期免疫治疗III期研究显示pCR/MPR与围术期免疫治疗更佳的EFS获益相关,提示pCR/MPR是潜在的近期疗效指标。
共识意见:pCR/MPR是反应免疫激活杀伤肿瘤细胞的直接指标,已有证据显示病理缓解率与新辅助免疫治疗的EFS获益正相关,是潜在的近期疗效指标,故推荐接受新辅助免疫的患者在术后进行病理缓解评估。(共识级别:1A)
临床研究中严格遵循了方案规定的病理评估标准,并采用了独立中心病理评估,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然而临床实践中需关注病理评估不充分可能会高估pCR结果,推荐进行规范的pCR评估,早期预测患者围术期治疗获益,建议临床实践中能够形成标准化的操作规范并严格执行。
共识意见:病理缓解评估推荐参考IASLC病理评估建议及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病理评估专家共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许多主观性和复杂性,需要更多的经验和研究来加以完善。(共识级别:1A)
五、围术期如何进行irAE和全程管理?
围术期irAE的及时治疗管理不但能保证治疗的顺利实施,也会带来患者生存获益的提升,临床上应给予足够重视。大部分irAEs可以通过“暂停给药±糖皮质激素±其他免疫抑制剂”得以控制,且可以逆转。当发生irAE时,鼓励与特定疾病的专科医生密切协商,符合转诊指征的严重irAEs患者应尽快转院/转诊(至拥有合格的irAEs MDT团队的医疗机构),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共识意见:围术期irAE管理坚持预防、评估、检查、治疗和监测的原则,确保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推荐采用MDT管理irAE,同时注重irAE相关的患者教育。(共识级别:1A)
NSCLC的围术期综合治疗涉及手术、围术期药物治疗等全程、较长期过程,期间患者的评估和治疗可能涉及多个科室的协作。通过治疗过程中外科、内科、放疗科和日间病房的高效协作实现一体化全程管理,有助于NSCLC的围术期规范化诊疗工作的开展。通过患者教育,有助于使患者对围术期全程诊疗有更为清晰的认识,提高治疗依从性,最大化患者获益。
共识意见:围术期患者一体化全程管理,通过治疗过程中外科、内科、放疗科和日间病房的高效协作,建立患者对疾病全程诊疗的清晰认识,有助于实现围术期治疗的规范化,给患者带来最大的获益。(共识级别:2A)
参考文献:1.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规范化治疗共识专家组.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肿瘤临床,2024,51(9):43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