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新知>正文

2025 COMB丨王中华教授:期待医保赋能下,国创TROP2 ADC芦康沙妥珠单抗惠及更多中国乳腺癌患者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8/12 11:33:28  浏览量:130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近年来,国内外均涌现了多个以TROP2为靶点的抗体偶联药物(ADC),我国自主研发的TROP2 ADC芦康沙妥珠单抗(Sacituzumab Tirumotecan,sac-TMT;MK-2870/SKB264)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研究进展,目前获批用于晚期TNBC二线及后线治疗相关适应症。在近期举行的第八届肿瘤精准诊疗暨第十一届乳腺癌个体化治疗大会(COMB 2025)上,《肿瘤瞭望》特邀参与本次会议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中华教授,盘点芦康沙妥珠单抗在TNBC和HR+/HER2-乳腺癌领域已取得的成果及对中国乃至全球乳腺癌临床实践的影响,并结合已启动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探讨芦康沙妥珠单抗作为国产创新药物代表,如获医保目录认可将带来的积极改变。

编者按:近年来,国内外均涌现了多个以TROP2为靶点的抗体偶联药物(ADC),我国自主研发的TROP2 ADC芦康沙妥珠单抗(Sacituzumab Tirumotecan,sac-TMT;MK-2870/SKB264)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研究进展,目前获批用于晚期TNBC二线及后线治疗相关适应症。在近期举行的第八届肿瘤精准诊疗暨第十一届乳腺癌个体化治疗大会(COMB 2025)上,《肿瘤瞭望》特邀参与本次会议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中华教授,盘点芦康沙妥珠单抗在TNBC和HR+/HER2-乳腺癌领域已取得的成果及对中国乃至全球乳腺癌临床实践的影响,并结合已启动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探讨芦康沙妥珠单抗作为国产创新药物代表,如获医保目录认可将带来的积极改变。
 
专家寄语
 
TROP2 ADC当前已成为晚期TNBC二线的重要治疗选择,目前国内外已有多款TROP2 ADC获批上市,其中我国自主研发的芦康沙妥珠单抗有不少显著的药物特点,例如在药物设计上使用抗体端不可逆偶联、载荷端可裂解连接子,可使抗体更稳定地搭载药物载荷,选用的载荷杀伤力也非常高,且膜透性使其具有“旁观者效应”以取得更高疗效。在国内随机对照III期研究OptiTROP-Breast01中,芦康沙妥珠单抗作为后线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优于研究者选择的化疗,且风险比(HR)值在同类产品中非常低,芦康沙妥珠单抗也基于该研究结果,于2024年11月在国内获批相关适应症。
 
目前芦康沙妥珠单抗还在国内外开展多项治疗TNBC的III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如在一线单药治疗晚期TNBC的II期OptiTROP-Breast05研究中,芦康沙妥珠单抗取得了13.4个月的中位PFS表现,基于该研究开展的国内III期OptiTROP-Breast03研究计划纳入524例患者,现已完成476例患者入组,预计全部入组将于今年9月完成,该研究有望奠定芦康沙妥珠单抗在PD-L1阴性晚期TNBC一线治疗标准地位。同步开展的国外临床研究则将样本量扩大到约1000例患者,并设置芦康沙妥珠单抗与免疫治疗联合使用的治疗组,有望使芦康沙妥珠单抗的使用不受患者PD-L1表达限制,并将一线治疗的mPFS提升至12个月以上,此外芦康沙妥珠单抗用于TNBC强化辅助治疗的III期研究也已启动。
 
凭借良好的疗效、可耐受的安全性和两周一次给药的便捷性,芦康沙妥珠单抗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有望为国内外乳腺癌患者提供全新治疗选择,且芦康沙妥珠单抗还有望跻身2026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进一步改善治疗可及性,从而惠及更广大患者群体。
 
突破治疗困局,芦康沙妥珠单抗为晚期TNBC治疗增添有力选择

《肿瘤瞭望》:您如何看待晚期TNBC的治疗现状和面临的主要困难?近年来在乳腺癌治疗领域大显身手的ADC类药物,有望为晚期TNBC治疗带来怎样的变革?

王中华教授:众所周知,TNBC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乳腺癌分子亚型,晚期患者生存预后长期不甚理想,在传统化疗药物作为晚期一线治疗标准方案时,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仅为5-7个月;近年来以PD-1/L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虽获批用于晚期TNBC,但一线联合化疗使用时,患者mPFS仍不超过10个月,且获益人群和获批适应证多限于PD-L1阳性患者,靶向治疗选择同样非常有限,仅有PARP抑制剂可用于BRCA1/2突变患者。
 
在一线治疗失败后,晚期TNBC的后线治疗选择就更加有限,如二线/三线化疗的mPFS仅为2-3个月[1],对创新治疗手段的临床需求迫切。近年来强势崛起的ADC药物有望打破这种困局。相比传统化疗,ADC药物可通过可裂解连接子、强活性的细胞毒性载荷、旁观者效应等多重机制精准高效杀伤癌细胞,而大多数(~80%)TNBC均存在TROP2靶点的过表达[2],使TROP2成为创新ADC药物治疗TNBC的理想靶点。
 
目前已有多个TROP2 ADC报告治疗晚期TNBC的临床疗效数据,其中芦康沙妥珠单抗是我国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TROP2 ADC,最先获批的适应证也是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治疗(其中至少1种治疗针对晚期或转移性阶段)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TNBC。基于出色的药物结构设计和技术创新,芦康沙妥珠单抗已在治疗乳腺癌的多项临床研究中交出了优异答卷,展现了“中国原创、国际品质”的实力。
 
《肿瘤瞭望》:您如何评价芦康沙妥珠单抗在治疗晚期TNBC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表现?它在当前晚期TNBC治疗体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王中华教授: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晚期实体瘤的首个人体临床研究(KL264-01研究)即纳入了晚期TNBC患者,在2023年圣安东尼奥乳腺癌大会(SABCS)报道的研究数据显示,芦康沙妥珠单抗用于经治晚期TNBC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2.4%,患者mPFS为5.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6.8个月[3],芦康沙妥珠单抗在这项研究中显示了积极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为后续的III期研究开展奠定了基础。
 
随后在2024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布的芦康沙妥珠单抗首个III期研究OptiTROP-Breast01数据显示:芦康沙妥珠单抗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2线标准治疗的晚期TNBC患者,可较化疗使患者PFS和OS实现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如患者mPFS达到6.7个月,较对照组(2.5个月)延长4.2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68%(HR 0.32,P<0.00001),且无论TROP2表达水平如何,所有亚组均展现出一致的PFS获益趋势。
 
△OptiTROP-Breast01研究的PFS主要分析结果
 
此外,芦康沙妥珠单抗组患者死亡风险较化疗组显著下降47%(NR vs 9.4个月,HR 0.53;P=0.0005),ORR也达到45.4%,显著高于化疗组的12.1%(P<0.00001)。同时,芦康沙妥珠单抗的安全性可管可控,研究未发现预期外的安全性信号,且在芦康沙妥珠单抗组患者中位暴露持续时间约是化疗组三倍的前提下,仅有1.5%的患者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导致停药。
 
OptiTROP-Breast01研究充分证实芦康沙妥珠单抗是经治TNBC患者有效的后线治疗选择,研究论文后续也在知名期刊Nature Medicine正式刊发[4];而基于该研究数据,芦康沙妥珠单抗已获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中国抗癌协会(CACA)等国内权威指南一致推荐[5-6],用于晚期TNBC二线及后线治疗,改变了我国晚期TNBC的临床治疗格局。
 
让创新药物更加“惠民”,期待芦康沙妥珠单抗尽快纳入医保目录

《肿瘤瞭望》:以上研究进展显示,芦康沙妥珠单抗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且具有国际品质的TROP2 ADC。目前有哪些因素限制了芦康沙妥珠单抗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近日,新一轮的“国保”谈判已经启动,您认为芦康沙妥珠单抗若能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将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王中华教授:OptiTROP-Breast01研究的积极结果,使芦康沙妥珠单抗成为国内权威指南一致推荐的晚期TNBC二线及以上治疗选择之一,而且作为国产TROP2 ADC,芦康沙妥珠单抗的价格相较进口同类产品也较为“亲民”,但其毕竟是刚刚上市的抗肿瘤创新药,治疗费用可能是部分患者较难承受的,因此可及性问题仍会一定程度上制约芦康沙妥珠单抗的使用。
 
我们期待国家医保目录的政策“赋能”,能够进一步改善芦康沙妥珠单抗的可及性。近年来,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纳入了大量抗肿瘤创新药物,且许多国产创新药会在获批上市后快速被纳入,芦康沙妥珠单抗作为国际领先的、中国自主研发的TROP2 ADC,若能成功跻身国家医保目录,则可显著减轻TNBC患者治疗经济负担,让更多患者不再因为用不起药而错失理想的治疗选择,这也将充分体现我国医保体系普惠民生的性质。
 
另外从鼓励创新的角度来说,芦康沙妥珠单抗跻身医保目录也有明显的示范作用,因为它是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TROP2 ADC,被医保目录纳入就意味着它的临床价值被高度认可。近年来医保目录调整纳入大量抗肿瘤创新药,特别是纳入许多国产药物,也都有“鼓励国产创新”、激励更多企业开展创新研发的意味,芦康沙妥珠单抗也有望成为又一个正面榜样。
 
攀登仍在继续,芦康沙妥珠单抗将为乳腺癌治疗带来更多变革

《肿瘤瞭望》:在晚期TNBC的后线治疗以外,芦康沙妥珠单抗还在乳腺癌中开展了广泛的临床研究探索。能否请您介绍和展望芦康沙妥珠单抗在乳腺癌中的研究布局和应用前景?

王中华教授:芦康沙妥珠单抗在TNBC领域已经取得一系列的突破性研究进展,除了前述二线及后线治疗的OptiTROP-Breast01研究,近期于ASCO年会上报告的II期研究OptiTROP-Breast05初步积极结果[7]显示,芦康沙妥珠单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转移性TNBC的抗肿瘤活性良好,ORR达到70.7%,患者mPFS达13.4个月,且无论TROP2及PD-L1表达水平,各亚组均有一致的PFS、ORR获益趋势。
 
△OptiTROP-Breast05研究所有患者及PD-L1阴性患者(CPS≤10)的PFS分析结果
 
在OptiTROP-Breast05研究基础上,评估芦康沙妥珠单抗对比化疗用于PD-L1阴性晚期TNBC患者一线治疗的国内III期研究OptiTROP-Breast03,以及芦康沙妥珠单抗单药或联合免疫治疗对比化疗的全球多中心研究TroFuse-011也已启动,这将是芦康沙妥珠单抗向惠及全球患者迈出的关键一步。而在治疗早期TNBC方面,芦康沙妥珠单抗也有已经启动的新辅助/辅助治疗III期研究,治疗方案也从单药治疗走向与免疫治疗、化疗等手段的联合,以期为患者带来更大获益,并实现对TNBC治疗“全程覆盖”的目标,这些研究的结果都值得期待。
 
同时,芦康沙妥珠单抗还有多项面向晚期HR+/HER2-乳腺癌的临床研究,如由徐兵河院士主持,在我国开展的注册III期研究OptiTROP-Breast02已于近期报告达到主要疗效终点,芦康沙妥珠单抗在该研究中用于既往接受过内分泌治疗、且在晚期或转移性阶段接受过其它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HR+/HER2-乳腺癌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mPFS,且有OS获益趋势;基于该研究结果提交的适应证申请,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程序,2025版CSCO指南则已经对芦康沙妥珠单抗作出了相应推荐。
 
同时,另有两项评估芦康沙妥珠单抗用于晚期HR+/HER2-乳腺癌一线治疗的III期研究(一项在我国开展,一项为国际研究)也已启动,如果研究同样取得积极结果,芦康沙妥珠单抗的应用范围就有望进一步扩展,乃至实现对HR+/HER2-乳腺癌治疗的全程覆盖,成为乳腺癌两大分子亚型未来治疗的“基石性药物”,造福我国乃至全球乳腺癌患者群体,也期待这些III期研究能够获得积极结果,进一步改变乳腺癌治疗的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Celik A,Berg T,Jensen MB,et al.Real-World Survival and Treatment Regimens Across First-to Third-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Breast Cancer(Auckl).2023;17:11782234231203292.Published 2023 Oct 4.doi:10.1177/11782234231203292
 
[2]Vranic S,Gatalica Z.Trop-2 protein as a therapeutic target:A focused review on Trop-2-based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nd their predictive biomarkers.Bosn J Basic Med Sci.2022;22(1):14-21.Published 2022 Feb 1.doi:10.17305/bjbms.2021.6100
 
[3]Ouyang Q,Rodon J,Liang Y,et al.Results of a phase 1/2 study of sacituzumab tirumotecan in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solid tumors refractory to standard therapies.J Hematol Oncol.2025;18(1):61.Published 2025 Jun 6.doi:10.1186/s13045-025-01705-2
 
[4]Yin Y,Fan Y,Ouyang Q,et al.Sacituzumab tirumotecan in previously treated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a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Nat Med.2025;31(6):1969-1975.doi:10.1038/s41591-025-03630-w
 
[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5.4.
 
[6]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CBCS),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学组(CSOBO).CBCS&CSOBO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精要本(2025版).
 
[7]Yin Y,Ouyang Q,Yan M,et al.Sacituzumab tirumotecan(sac-TMT)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unresectable locally advanced/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a/mTNBC):Initial results from the phase II OptiTROP-Breast05 study.J Clin Oncol.2025;43(16_suppl):1019.
 
王中华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行政副主任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国女医师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女医师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癌学组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业委员会乳腺学组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乳腺癌分委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实体肿瘤聚焦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