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关注>正文

马飞教授:健康中国,爱汝有责!以多种形式助力肿瘤科普活动创新升级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7/24 11:55:37  浏览量:242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提升乳腺癌治疗效果,提升防控意识,推行早筛、早诊、早治,通过科普改善患者依从性,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举措。2025年,“健康中国,爱汝有责”乳腺癌科普大赛、“医普领航”等科普活动召开,为提升广大群众乳腺防治知识水平贡献了力量。《肿瘤瞭望》作为医学媒体,有责任与义务推动中国科普事业发展,因此,我们特别采访了乳腺癌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分享当前科普活动的成果与意义,展望未来肿瘤科普活动创新升级的方向。

编者按: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提升乳腺癌治疗效果,提升防控意识,推行早筛、早诊、早治,通过科普改善患者依从性,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举措。2025年,“健康中国,爱汝有责”乳腺癌科普大赛、“医普领航”等科普活动召开,为提升广大群众乳腺防治知识水平贡献了力量。《肿瘤瞭望》作为医学媒体,有责任与义务推动中国科普事业发展,因此,我们特别采访了乳腺癌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分享当前科普活动的成果与意义,展望未来肿瘤科普活动创新升级的方向。
 
01
《肿瘤瞭望》:以“健康中国,爱汝有责”为主题的“医普领航”活动已告一段落。能否总结一下本次科普系列活动的主要成果和产生的重要影响?

马飞教授:“健康中国,爱汝有责”乳腺癌科普大赛旨在提升公众对乳腺癌的认知水平,普及科学的防治知识,增强女性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乳腺癌防治事业,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今年3月份以来,我们举行了第三届乳腺癌科普大赛,既有大型三甲医院的医生,也有来自基层的医生参与比赛。针对乳腺癌高危人群预防、治疗、不良反应、整形重建等相关知识进行科普的讲解,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除了科普大赛之外,我们今年还举办了“医普领航”系列活动,组织国内多位知名的乳腺癌专家,针对乳腺癌的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及相关的基本概念设置了20多个板块,呈现了300多篇科普作品。与此同时,“医普领航”还依托肿瘤瞭望等新媒体平台,邀请我们的主要作者、知名的乳腺癌专家进行介绍和讲解,向广大群众普及乳腺癌的基础知识,澄清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误区”。
 
02
《肿瘤瞭望》:通过这次“医普领航”的系列活动,我们还发现了哪些存在的问题或亟需满足的群众健康科普需求?

马飞教授:尽管“健康中国,爱汝有责”及“医普领航”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以及亟待满足的群众健康科普的需求。
 
首先,我们注意到获取信息不均衡性的问题,对于部分偏远地区或者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群众而言,科普的知晓度和参与度比较低,获取信息的程度明显存在差距。这就提示我们未来要进一步优化信息传播的渠道,确保科普内容能够覆盖到更多的人群。
 
其次,尽管我们努力将复杂的医学知识通俗化,但部分的内容难以被老百姓完全理解。因此我们需要开发更多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包括通过动画、漫画等形式来提高信息的可接受度。
 
另外,对于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众,他们对于科普内容的需求是存在差异的。目前我们的科普内容较为通用,缺乏针对性,因此未来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开发个体化的科普内容,满足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从活动的持续性来看,科普活动的影响力需要长期积累。目前我们的活动多为短期集中开展,难以形成长期的科普效应,因此我们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开展科普活动,巩固和扩大科普成果。
 
03
《肿瘤瞭望》:在人工智能(AI)和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患者和群众获取科普知识的渠道和方式也有所变化。您认为未来应当如何适应时代发展,对肿瘤科普活动进行创新升级?

马飞教授:在AI和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患者和群众获取科普知识的渠道和方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近年ChatGPT、DeepSeek等通用AI问诊模式的发展,为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提供了新的途径。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肿瘤科普活动也需要进行创新和升级,以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
 
首先,我们应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科普平台,通过AI算法,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偏好来推送个体化的科普内容。同时利用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开发智能问答系统,实现解答群众实时的健康问题。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用户的行为和需求,优化科普内容的推送策略。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还可以了解群众对不同科普内容的接受度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我们的内容。
 
其次,在传播途径方面,我们需要结合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直播等多种渠道,扩大科普内容的传播范围。特别是利用短视频平台制作简短的、生动的科普视频,吸引年轻用户群体。我们还应该结合线下线上的资源,形成线下线上互动的科普模式,通过线上平台进行预热和宣传,引导群众参与线下活动,比如说一些社区讲座、义诊等等,提高活动的参与度和效果。
 
再者,我们的科普内容创新也是很关键的。我们可以开发更多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科普内容。通过漫画、动画、互动游戏等方式,结合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开发沉浸式的科普体验,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兴趣。
 
最后,我们还需要建立长期的科普计划和机制,定期开展科普活动,形成长期科普效应,并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合作,整合资源,共同开展科普活动,这也是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我们还可以建立科普内容共享平台,促进优质科普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共同推动科普的效果和效率。
 
马飞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治疗中心主任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委会秘书长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委会副主委
国家癌症中心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规范委员会秘书长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入库专家
中国药师协会肿瘤专科药师分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分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秘书长
全国女性卵巢保护与抗衰促进工程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肿瘤分会总干事长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副理事长
北京市肿瘤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肿瘤化疗质控专委会主委
Cancer Innovation主编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等荣誉称号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