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东省医学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承办、广东省人民医院协办的2025年岭南乳腺癌论坛暨第十二届广东省POST-ASCO乳腺癌信息交流会于日前在广州举行。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本次会议大会主席、广东省人民医院王坤教授,请他分享会议热点及亮点内容。
编者按:由广东省医学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承办、广东省人民医院协办的2025年岭南乳腺癌论坛暨第十二届广东省POST-ASCO乳腺癌信息交流会于日前在广州举行。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本次会议大会主席、广东省人民医院王坤教授,请他分享会议热点及亮点内容。
01
《肿瘤瞭望》:作为大会主席,请您为我们介绍下本次会议的日程安排情况及亮点内容。
王坤教授:本次会议既安排了传统学术活动,也安排了新的学术内容。传统的学术活动包括POST-ASCO乳腺癌信息交流会,我们精选了ASCO大会上内科、外科以及新辅助、辅助治疗领域的一系列进展内容呈现给大家,供大家沟通交流。
新的学术内容涵盖手术专场、青年专场、创新药专场、人工智能专场等。青年专场上多位医生分享了最新的腔镜、机器人、皮瓣手术等相关内容。除传统学术内容外,此次会议上我们还邀请了一些医生分享其在成为科主任、院长后的管理体会,以此激励青年医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
此次会议我们还特地设置了两个专场:一是创新药专场,二是人工智能专场。鉴于如今创新药物、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此次大会上我们探讨了不同创新药物的适用人群及合理使用方法。以上这些专场的设置均围绕乳腺癌患者治疗展开,包含最新进展与药物应用经验总结,希望通过多学科手段推动乳腺癌治疗领域的进步。
02
《肿瘤瞭望》:我们注意到,本次会议设置了多个创新药专场,涵盖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多个方面。您如何看待当前乳腺癌创新药物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这些创新药物将如何改变乳腺癌的治疗格局?
王坤教授:本次会议上创新药专场分享的相关进展让我感触颇深。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十几年前,我们只有曲妥珠单抗这一种抗HER2治疗药物可以使用。患者疾病进展后,我们会换用化疗药,再次出现进展后则再换另一种化疗药。
而随着这十几年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乳腺癌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不断,相关治疗药物在我国的可及性大大提高。同时,国内药企生产的创新药物也越来越多,其中很多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我们这一代人见证了祖国医药领域的日益强大,越来越多的新药物、新器械在临床上得以应用。
同时,针对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近年来创新药物不断取得突破。例如,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抗HER2治疗药物,除了大分子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外,TKI类、ADC类药物的研发和上市,也使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有了更多新突破。
对于HR+乳腺癌患者,除传统的AI、SERD类内分泌药物外,新型CDK4/6抑制剂的出现,让早期和晚期乳腺癌患者都获得了较好的生存获益。此外,PI3K/AKT/mTOR抑制剂的出现,使HR+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越来越精准,患者获益也越来越多。既往,晚期乳腺癌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后,我们通常给予化疗,而现在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的出现能取得和化疗同样、甚至更好的疗效,既延长了患者的生存,又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让患者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获益。
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领域,也涌现出了非常多的创新药,如针对BRCA1/2突变的PARP抑制剂、免疫治疗药物以及Trop-2 ADC等,这些药物的出现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福音。
03
《肿瘤瞭望》:本次会议还特别设置了人工智能专场,探讨AI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您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在乳腺癌领域的发展潜力?您认为AI技术将在哪些方面为乳腺癌患者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王坤教授:近年来,AI已经完全融入进了我们的生活,相信大家都体会到了AI技术的发展给生活带来的改变。而随着Deepseek等应用程序的出现,AI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得越来越多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也带来了更多便利。
当我们想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时,已经不会和既往一样简单地通过搜索引擎搜索相关内容,而是直接与AI对话,从中了解最新知识与发展方向。与此同时,AI在医学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既往解读病理学、影像学数据可能要靠医生或者病理分析师,现在则可通过AI进行解读,且AI解读准确率与高年资医生相似。
此外,AI已融入医学各个领域,临床医生可以用AI写病历、解读影像学数据、建立模型预测治疗的效果。比如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领域,我们通过AI建立预测模型,可以预测患者新辅助治疗后是否能获得pCR、肿瘤是否能向心性退缩、是否适合做保乳。预测出早期患者治疗疗效后,我们可以根据相关方案转变新的治疗策略,应用新的治疗药物,让患者实现更好的治疗疗效。由此可见,乳腺癌治疗领域这一切的进步都得益于AI发挥的作用。
此次举办的人工智能专场,除了内科、外科等医生参与外,我们还邀请了病理专家、影像专家以及工科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期望通过多学科、不同领域专家共同学习,最终达到促进医学进步的目的。
王坤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副院长
博士研究生导师
CSCO和CBCS乳腺癌专委会常委
2019年国之名医获得者
2021年NeoCART研究入选美国NCCN乳腺癌指南
2023年人民好医生-乳腺癌领域杰出贡献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