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国际妇科癌症学会年会(IGCS 2025)于2025年11月5日至7日在南非开普敦举行。作为全球妇科肿瘤领域的顶级学术平台,本届年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临床专家、学者与公共卫生工作者,围绕妇科肿瘤的预防、诊断、治疗与护理展开深入交流。
编者按:第24届国际妇科癌症学会年会(IGCS 2025)于2025年11月5日至7日在南非开普敦举行。作为全球妇科肿瘤领域的顶级学术平台,本届年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临床专家、学者与公共卫生工作者,围绕妇科肿瘤的预防、诊断、治疗与护理展开深入交流。
在今年的大会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涂画教授团队完成的“单孔腹腔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肾血管水平)——基于新解剖理念的标准化技术”,成为全球入选的6例手术视频中唯一的中国作品,并作口头报告。这标志着我国在妇科肿瘤微创外科领域的技术创新,已赢得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相关技术细节与临床成果也已同步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Gynecologic Oncology》。
文章已发表于《Gynecologic Oncology》
单孔之下见真章,高难手术“化繁为简”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被视为妇科癌细胞转移的“关键枢纽”。清扫该区域,是决定手术成败的重要环节。由于手术区域紧贴人体最大血管——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操作空间极为狭窄、风险极高,即便在传统开腹视野下,也被业内形象地称为“走钢丝”。
回顾发展历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团队在这一领域的探索从未止步。早在多年前,在刘继红教授的引领下,团队率先在广东省开展高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为患者提供了更精准的治疗选择。随着微创外科时代的到来,腹腔镜技术被引入这一高难度领域。多孔腹腔镜腹主清扫术被列为“省级限制类技术”,通常需建立5-6个操作孔道,依赖团队的默契配合,才能在狭窄空间内完成精细切除。
如今,在多年多孔腹腔镜经验的基础上,涂画教授团队实现了关键性突破——成功将单孔腹腔镜技术应用于同等级别手术。该技术将多个操作端口集成于脐部一处约2厘米的微小切口,标志着技术路径从“多孔协同”迈向“单孔独步”。尽管单孔路径极大提升了美观度,但也带来了视野局限、器械干扰等新挑战,对主刀医生的空间感知与操作精度提出更高要求。正是在攻克这些难题的过程中,中肿团队建立起一套稳定、可重复的技术路径,使这一高难度术式得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涂画教授在IGCS 2025作现场报告
攻坚三大难关,中国团队展现智慧外科实力
面对重重困难,涂画教授团队将难题归纳为“三座大山”,并逐一提出创新解决方案:
路径之险。团队突破传统解剖认知,创新提出“肾静脉角”这一关键地标,为在高位淋巴结的“迷宫”中找到了安全高效的手术路径。
视野之蔽。团队通过首创“右倾30度”体位,借助重力建立稳定术野;并以“三针悬吊法”,仅用普通缝线便将后腹膜稳定拉起,营造出与开腹手术相媲美的清晰视野。
操作之困。面对单孔腔镜中器械相互干扰的“筷子效应”,团队重新设计器械布局,提出“新三角操作模式”,将镜头置于下方,操作杆分居上方两侧,显著缓解干扰,提升操作的精准与流畅。
截至目前,涂画教授团队已成功完成66例单孔腹腔镜肾静脉水平淋巴结清扫,超过既往文献报道总和,其中超过三分之一为肥胖患者(BMI>28 Kg/m2)。中位清扫淋巴结21枚、无并发症、手术时间较国外报道缩短70%——这些数据,有力地印证了该中国方案的成熟与可靠。团队已建立起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形成“中肿单孔腹主清扫方案”,具备向高水平医疗中心推广的条件。
从“人剑合一”到“剑在心中”:外科艺术的升华与超越
在涂画教授看来,精湛的手术技艺是外科医生的立身之本,是保障患者安全与疗效的基础。然而,一项技术的真正价值,最终需置于更宏大的临床决策框架中审视——其最高境界,或许并非“如何将手术做到极致”,而是“如何为患者选择最合理、最必要的干预”。
涂画教授介绍,团队正同步推进由刘继红教授牵头的LOVE试验,这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旨在精准筛选出哪些早期卵巢癌患者可以安全地免除淋巴结清扫。这一研究方向,标志着团队思考的核心已从“技术可行性”转向“治疗必要性”,展现出从“必须清扫”到“不必之争”的理念跨越。
这条从脐间微孔起步的攀登之路,其意义远超一项术式的成功。它不仅书写了中肿妇科团队的创新故事,更见证了中国医学在全球舞台上的角色蜕变:我们已从先进技术的学习者与跟随者,成长为可靠方案的并行者与创造者,并正朝着贡献原创理念、参与定义未来诊疗标准的引领者目标稳步迈进。
而这一切的初心与归宿,始终源于以患者为中心、不断追寻最优解的医者仁心。这,也正是中国医学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的独特智慧与力量。
涂画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青委副主任委员
师从妇科肿瘤专家刘继红教授,研究方向为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及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应用,单孔腹腔镜在妇科肿瘤中的技术创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面上基金1项,参与多项研究者发起的III期临床研究设计,近年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包括New Eng J Med,Gynecol Oncol,Int J Gynecol Cancer,Annal Surg Oncol,Int J Clin Oncol,J Surg Oncol等权威期刊
主要荣誉及奖项
2024年国际妇科癌症学会手术视频展示(爱尔兰,都柏林)2025年国际妇科癌症学会手术视频展示(南非,开普敦)2025年欧洲妇科肿瘤学大会手术视频展示(意大利,罗马)2024年亚洲妇科肿瘤学大会手术视频展示(印度尼西亚,巴厘岛)2025年美国妇科肿瘤学大会手术视频展示(美国,西雅图)2024年中国妇产科网手术视频大赛全国总决赛冠军2024年中国抗癌协会GSGO&CUCS全国年会手术视频展播冠军2025年中国医师协会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视频大赛全国总决赛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