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中国之声丨陈益定教授:DANCER研究生物标志物分析,开启乳腺癌精准治疗新篇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6/16 17:22:42  浏览量:259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5月30日至6月3日在芝加哥举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益定教授团队在此次大会上公布了DANCER研究生物标志物分析结果。该研究针对可手术HER2阴性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探索了新辅助达尔西利治疗的生物标志物,为精准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肿瘤瞭望在ASCO现场特邀陈益定教授就研究背景、数据及临床意义进行了深入介绍,揭示生物标志物在预测治疗反应中的重要作用,为乳腺癌治疗开辟了新路径。

编者按: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5月30日至6月3日在芝加哥举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益定教授团队在此次大会上公布了DANCER研究生物标志物分析结果。该研究针对可手术HER2阴性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探索了新辅助达尔西利治疗的生物标志物,为精准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肿瘤瞭望在ASCO现场特邀陈益定教授就研究背景、数据及临床意义进行了深入介绍,揭示生物标志物在预测治疗反应中的重要作用,为乳腺癌治疗开辟了新路径。
 
研究者说
 
01
《肿瘤瞭望》: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DANCER研究开展初衷及本次会议上公布的相关数据。

陈益定教授:本次ASCO大会上,我们团队开展的DANCER研究作为POSTER(摘要号:600)进行了相关数据展示。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领域,特别是针对HR+/HER2-乳腺癌(Luminal B型)患者的新辅助治疗,我们一直面临诸多挑战,如新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不尽如人意。尽管CheckMate 7FL研究和KEYNOTE-756研究结果显示,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能达到约25%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但在国内,针对Luminal B型患者的新辅助治疗仍面临诸多困境。
 
因此,我们设计了一项小样本的单臂临床研究——DANCER研究。DANCER是一项基于循环肿瘤DNA(ctDNA)指导的单臂、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达尔西利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作为可手术HER2阴性Luminal B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方案的临床活性。我们的研究发现,新辅助治疗后2周(T1)达到了86.7%(26/30)的完全细胞周期阻滞(CCCA)率(主要终点),这是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CCCA率非常理想的状态。然而,研究中仍有部分患者的临床反应不佳。
 
我们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患者的pCR率不高,RCB 0和RCB1患者的比例也较低等。因此,我们开展了转化研究,以进一步探索原因。在转化研究中,我们发现通过ctDNA等生物标志物检测,能够更好地判断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性。因为按照RCB 0和RCB1进行区分,临床病例可能并不多。但根据ctDNA指引的临床治疗反应进行区分,可能在非常早期就能预测出患者将来的治疗效果,从而更好地评估治疗疗效。
 
在ASCO大会壁报展示期间,国外学者也和我们共同讨论了该研究内容,并提出了一些问题。由于研究中患者的CCCA率非常高,提示患者预后较好,有国外学者就提问了该研究的最终随访结果如何。我们回答说,研究还在进一步随访中,但我们也希望对于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结合目前最热门的ctDNA持续监控,能挑选出从新辅助治疗中获益的患者,甚至可以豁免后续的辅助强化治疗。
 
DANCER研究在众多相关临床研究中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最终的目标是通过ctDNA等生物标志物的指引,对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治疗,同时我们也期待能让更多患者获益于免化疗的方案,从而让这部分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02
《肿瘤瞭望》:尽管DANCER研究取得了较高的CCCA率,但部分患者仍表现出不佳的临床反应。这一现象是否反映了乳腺癌治疗中普遍存在的异质性难题?如何通过更深入的分子分型和生物标志物研究,来优化治疗选择?

陈益定教授:在DANCER研究中,两周后的CCCA(完全细胞周期阻滞)率表现非常出色。然而,最终真正达到pCR或RCB 0的患者比例却非常低。这一点确实引起了我们的高度关注。众所周知,生物标志物在预估患者预后方面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本次会议上,也有多项关于ctDNA转化研究的结果被公布。这些研究提示我们,在HER2阴性乳腺癌中,如果ctDNA持续保持阴性,即使患者没有达到pCR,其预后情况仍然是非常好的,这一研究发现进一步强调了生物标志物检测的重要性。通过生物标志物检测,我们有望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出哪些患者可以通过相对简单的治疗方案来有效抑制肿瘤增殖,进而提升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并延长其生存时间。
 
03
《肿瘤瞭望》:DANCER研究的结果是否预示着乳腺癌治疗将从传统的“一刀切”模式向更加精准、个体化的治疗模式转变?这种转变对临床实践、医疗资源分配以及患者生活质量将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陈益定教授:乳腺癌的异质性在所有瘤种中是最为复杂的,这正是在HER2阳性、三阴性及Luminal型乳腺癌中我们持续进行挑战和治疗尝试的原因。由于乳腺癌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对患者进行精准评估及检测在临床治疗中变得尤为关键。
 
在Luminal B型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中,我们成功识别出了那些ctDNA持续呈阴性的患者,并采用内分泌联合CDK4/6抑制剂进行治疗。如果这些患者在后续随访中展现出良好的预后,我认为这代表了我们追求极致精准治疗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对于临床研究中未达到pCR的患者,在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上,许多患者选择了拒绝化疗。我们尊重患者的选择,并期待在后续随访中观察到这些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预后。
 
目前,针对异质性显著的乳腺癌,我们仍在不断探索如何实现精准治疗。尽管现有的分型方法已经有所进步,但可能仍无法满足所有患者的普遍性需求。我们坚信,通过针对个体的精准治疗,结合生物标志物及ctDNA检测等手段,我们最终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为更多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研究简介
 
研究题目:600-Biomarkers of neoadjuvant dalpiciclib in patients with operable HER2-negative luminal B breast cancer in the DANCER trial
 
DANCER研究中可手术HER2阴性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达尔西利治疗的生物标志物
 
研究背景
 
DANCER是一项基于循环肿瘤DNA(ctDNA)指导的单臂、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达尔西利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作为可手术HER2阴性Luminal B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方案的临床活性。尽管新辅助治疗后2周(T1)达到了86.7%(26/30)的完全细胞周期阻滞(CCCA)率(主要终点),但部分患者的临床反应不佳。这凸显出识别可预测对CDK4/6抑制剂应答的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性。
 
研究方法
 
该研究收集了基线(T0)、T1、治疗中期(T2)、手术(S)和术后(PO)的血浆样本,进行了ctDNA和Olink蛋白质组学分析。对T0、T1和S时获取的肿瘤组织进行了体细胞变异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检测和MammaPrint指数评估。根据T1和S时均达到CCCA且S时MRI显示客观反应的患者被归类为良好反应者(GRs,n=15);其他患者为中等反应者(MRs,n=15)。
 
 
结果显示,GR组和MR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病理特征平衡。与MRs相比,GRs在S时显示出显著更低的残余肿瘤负荷(RCB)评分、术前内分泌预后指数(PEPI)评分、组织学肿瘤分级、Ki67表达水平和CA153水平。此外,GRs还表现出显著更高的Miller-Payne分级、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和肿瘤缩小率。
 
 
在生物标志物方面,GRs在T2及之前ctDNA清除率更高(100.0%vs 54.5%;P=0.045),血浆CCL4(P=0.029)和CCL19(P=0.020)水平更高,免疫组织化学pRb(P=0.044)和CDK4(P=0.034)表达水平也更高。
 
 
此外,GSTM1在S时显示出显著的拷贝数模式变化,基线时检测到的五个缺失在治疗后不再存在,并出现了五个新的扩增(P=0.007)。早期ctDNA未清除也与RCB III类和PEPI评分≥4显著相关。此外,MammaPrint高风险患者的RCB和PEPI评分显著高于低风险患者。
 
 
研究结论
 
对于可手术HER2阴性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表现出早期ctDNA清除、MammaPrint低风险状态、GSTM1缺失、pRb/CDK4表达增加以及血浆CCL4/CCL19水平较高的患者,可能从新辅助达尔西利治疗中显著获益。
 
 
陈益定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乳腺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家族遗传性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
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促会乳腺疾病分会常务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乳腺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浙江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候任主委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