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研究>正文

2025 ESMO BC丨马飞教授:乳腺癌患者生育相关研究进展与临床启示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5/28 17:58:26  浏览量:1641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25年ESMO BC年会上,两项研究为乳腺癌患者的生育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一项研究探讨了中断辅助内分泌治疗尝试妊娠患者的生育力预测因素(摘要号:415O),另一项则评估了年轻BRCA携带者妊娠期乳腺癌后再次妊娠的安全性(摘要号:416O)。肿瘤瞭望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管秀雯医生对会议中这两项关于乳腺癌患者生育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深入解读。

编者按:2025年ESMO BC年会上,两项研究为乳腺癌患者的生育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一项研究探讨了中断辅助内分泌治疗尝试妊娠患者的生育力预测因素(摘要号:415O),另一项则评估了年轻BRCA携带者妊娠期乳腺癌后再次妊娠的安全性(摘要号:416O)。肿瘤瞭望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管秀雯医生对会议中这两项关于乳腺癌患者生育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深入解读。
 
研究简介
 
01
415O-Predictive factors of fertility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interrupting adjuvant endocrine therapy to attempt pregnancy in the POSITIVE trial
在POSITIVE试验中,中断辅助内分泌治疗以尝试妊娠的乳腺癌患者的生育力预测因素
 
研究背景
 
POSITIVE试验表明,乳腺癌患者可中断辅助内分泌治疗以尝试受孕。尽管其中74%的患者成功受孕,其中部分患者应用了卵母细胞冻存或胚胎冻存,但有关卵巢早衰(POI)、低卵巢储备(LOR)以及妊娠相关因素的数据仍然有限。
 
 
研究方法
 
我们评估了POSITIVE研究中患者卵巢早衰(POI)和低卵巢储备(LOR)的发生率,以及与妊娠有关的激素相关因素。LOR定义为3个月时(若3个月的数据不可及,则为12个月)抗苗勒管激素(AMH)<0.5ng/mL。POI定义为12个月时卵泡刺激素(FSH)&gt;25IU/L,排卵状态定义为6个月时黄体期孕酮&gt;3ng/mL。3个月时测量促甲状腺激素和催乳素。各时间节点妊娠的患者均未纳入分析。
 
研究结果
 
在POSITIVE研究中纳入的518名女性中,有438名患者符合LOR,142名患者符合POI。47.7%的患者出现LOR,且与较低的妊娠率相关[出现LOR的患者为65.5%,未出现LOR的患者为78.2%;比值比(OR):0.52;95%CI:0.31~0.87],尤其是在使用辅助生殖技术(ART)的患者中(出现LOR的患者为65.6%,未出现LOR的患者为84.7%;比值比:0.31;95%CI:0.14~0.68)。3个月时FSH升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妊娠的可能性(比值比:0.96;95%CI:0.93~1.00),而其他因素没有观察到预测作用。在12个月时,仅有10.6%的患者出现POI,接受化疗的患者中这一比例为16.7%。
 
 
结论
 
近半数女性出现LOR,这与使用ART的患者后续妊娠率较低有关。这些发现强调了在为计划中断内分泌治疗而准备受孕的乳腺癌患者提供个性化生育咨询时纳入激素水平检测的重要性。
 
02
416O-Safety of having a subsequent pregnancy after a prior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during pregnancy(PrBC)in young BRCA carriers
年轻BRCA携带者之前被诊断为妊娠期乳腺癌(PrBC)后再次妊娠的安全性
 
研究背景
 
对于携带胚系BRCA1/2基因致病性变异的女性,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后妊娠是安全的。然而,对于曾在妊娠期被确诊为乳腺癌后再次妊娠的安全性尚无可靠数据。
 
研究方法
 
BRCA BCY研究(NCT03673306)是一项国际多中心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且年龄≤40岁的BRCA基因携带者,本分析仅纳入在妊娠期被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将有后续妊娠事件的患者与无后续妊娠事件的患者进行比较。主要研究终点:后续妊娠的累积发生率、无病生存期(DFS)。次要终点:总生存期(OS)、胎儿和产科结局、首次DFS事件的模式。
 
 
研究结果
 
在全球109个中心的6238名BRCA基因携带者中,282名妊娠期确诊乳腺癌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68名患者在确诊后再次妊娠,214名患者未再妊娠。中位随访时间为7.3年(四分位距:4.5~11.9年)。与未再妊娠的患者相比,妊娠的患者在确诊时更年轻(中位年龄:31岁,四分位距:29~33岁,而未再妊娠患者为34岁,四分位距:31~36岁),且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比例更高(73.5%vs 55.1%)。
 
对于妊娠的患者,从确诊到受孕的中位时间为3.3年(四分位距:2.0~4.3年)。大多数患者妊娠后足月分娩(≥37周,75.9%),且无并发症(74.1%)。总体而言,确诊后10年内妊娠的累积发生率为36.6%(95%CI:29.5%~44.8%),激素受体阴性的患者为40.4%(95%CI:32.1%~50.0%),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为30.2%(95%CI:18.1%~47.8%)。
 
 
妊娠患者与未妊娠患者之间在无病生存期(DFS)(校正风险比1.06;95%CI:0.49~2.31)或总生存期(OS)(校正风险比0.63,95%CI:0.19~2.05)方面,没有观察到显著差异。在两个队列中,大多数患者发生的DFS事件均为远处转移(在后续妊娠的患者和未妊娠的患者中分别为每100人/年1.65例和2.62例)。
 
 
结论
 
在这项全球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中,携带BRCA基因的妊娠期年轻乳腺癌患者中有1/3的患者后续再次妊娠,就母体预后或胎儿结局而言,未发现明显的令人担忧的信号。
 
专家点评
 
年轻乳腺癌患者由于发病时年龄尚轻,在确诊乳腺癌前尚未完成生育计划,超过50%年轻患者有主观生育需求;但在抗肿瘤治疗时,肿瘤患者需直面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对卵巢功能的不可逆损伤,患者治疗需求与生育冲突亟待系统性破局。Lambertini M等人的一项Meta分析[1]发现:与乳腺癌术后未妊娠的患者相比,妊娠患者观察到更好的无病生存期(HR,0.66;95%CI:0.49~0.89)和总生存期(HR,0.56;95%CI:0.45~0.68),这项研究为乳腺癌幸存者妊娠的安全性提供了证据。
 
对于携带BRCA突变的患者,22%的年轻BRCA携带者在确诊乳腺癌后的10年内妊娠,且妊娠与母体DFS无关,妊娠患者的乳腺癌特异性生存和总生存明显更优[2]。但对于妊娠期被确诊为乳腺癌的BRCA基因携带者,后续再次妊娠的安全性尚无可靠数据。Marta Perachino等人[4]通过全球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携带BRCA基因的妊娠期年轻乳腺癌患者中有1/3的患者后续再次妊娠,妊娠者与未妊娠者在DFS方面未观察到显著差异,为这部分患者进行生育选择时提供数据支持。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通常需要接受5~10年的内分泌治疗。由于内分泌药物对胎儿的致畸作用,妊娠期间需要停药。而经过长时间的内分泌治疗后再考虑妊娠,势必大大降低患者妊娠机会。POSITIVE研究[3]是一项探索内分泌治疗中断后妊娠的安全性的前瞻性临床试验,其结果表明暂时中断内分泌治疗以尝试妊娠并未影响乳腺癌患者短期的复发风险,这项研究为乳腺癌患者的生育决定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Fedro A.Peccatori等人[5]依托POSITIVE研究队列,分析了年轻乳腺癌患者卵巢早衰(POI)和低卵巢储备(LOR)的发生率,及其与妊娠的关系,研究观察到近半数女性出现LOR,且与较低的妊娠率相关,这项研究提示对于计划中断内分泌治疗而备孕的乳腺癌患者提供生育咨询时纳入激素水平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Lambertini M,Blondeaux E,Bruzzone M,et al.Pregnancy After Breast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Clin Oncol.2021;39(29):3293-3305.doi:10.1200/JCO.21.00535
 
[2]、Lambertini M,Blondeaux E,Agostinetto E,et al.Pregnancy After Breast Cancer in Young BRCA Carriers:An International Hospital-Based Cohort Study.JAMA.2024;331(1):49-59.doi:10.1001/jama.2023.25463
 
[3]、Partridge AH,Niman SM,Ruggeri M,et al.Interrupting Endocrine Therapy to Attempt Pregnancy after Breast Cancer.N Engl J Med.2023;388(18):1645-1656.doi:10.1056/NEJMoa2212856
 
[4]、Marta Perachino,et al.Safety of having a subsequent pregnancy after a prior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during pregnancy(PrBC)in young BRCA carriers.2025 ESMO BC.Abstract 416O
 
[5]、Fedro A.Peccator,et al.Predictive factors of fertility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interrupting adjuvant endocrine therapy to attempt pregnancy in the POSITIVE trial.2025 ESMO BC.Abstract 415O
 
 
马飞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治疗中心主任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委会秘书长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委会副主委
国家癌症中心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规范委员会秘书长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入库专家
中国药师协会肿瘤专科药师分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分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秘书长
全国女性卵巢保护与抗衰促进工程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肿瘤分会总干事长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副理事长
北京市肿瘤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肿瘤化疗质控专委会主委
Cancer Innovation主编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等荣誉称号
 
管秀雯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
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为乳腺肿瘤内科临床及转化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与多项与新药临床研究及转化研究课题,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十余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