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指南>正文

指南共识丨前列腺癌全程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要点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7/4 16:09:12  浏览量:492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前列腺癌发现得越早,预后越好。但中国初诊的前列腺癌患者绝大部分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治疗机会,预后较差。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病程较长,大体会经历诊断、治疗、进展、转移、死亡的过程,同时伴随生活质量降低的问题,需要根据不同疾病阶段和患者意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前列腺癌发现得越早,预后越好。但中国初诊的前列腺癌患者绝大部分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治疗机会,预后较差。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病程较长,大体会经历诊断、治疗、进展、转移、死亡的过程,同时伴随生活质量降低的问题,需要根据不同疾病阶段和患者意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非转移前列腺癌阶段,瘤体局限于前列腺内,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和放疗,同时结合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延缓疾病进展至转移阶段是重点;转移性前列腺癌以全身系统治疗为主,主要目的是延长生存时间,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需关注雄激素水平的控制,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策略相对有限,提倡个体化精准治疗。前列腺管理过程中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与预后相关,应重点密切关注;骨转移是前列腺癌患者最常见的转移灶,会引起一系列骨相关事件,需要重视其有效预防和处理;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是临床面临的难题,应综合评估治疗手段的获益和风险,合理选择治疗药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筛查手段的快速发展、手术方式的推陈革新、药物研发的突飞猛进以及中国前列腺癌的特定国情,进一步增加了前列腺癌患者全程管理的决策复杂性。
 
为了全面优化中国前列腺癌规范化诊断与治疗水平,参考国内外前列腺癌诊疗指南和循证证据,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中国抗癌协会男性生殖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专家对前列腺癌全程管理相关的临床难点和痛点问题进行反复讨论,综合权衡患者风险和获益,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形成了《前列腺癌全程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以期为医务人员提供参考,进一步改善患者治疗获益及生活质量。
 
 
前列腺癌的诊断
 
问题1:对于未经穿刺的患者,MRI检查发现可疑病灶,通常选择什么穿刺方式?
 
推荐意见1:对于MRI检查发现可疑病灶且未经穿刺的患者,靶向穿刺相比系统穿刺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更高,但二者均有漏检的风险,建议选择二者联合的穿刺方式。
 
问题2:对于接受重复活检且MRI上有可疑病变的患者,通常选择什么活检方式?
 
推荐意见2:对于MRI发现有可疑病变需接受重复活检的患者,靶向穿刺联合系统穿刺有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率的潜力,推荐采用二者联合的穿刺方式。
 
问题3: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影像学检查与传统影像学检查不一致时,如何安排治疗策略?
 
推荐意见3:相比传统影像学检查,PSMA-PET在检测转移病灶方面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更精准的指导治疗,从而患者获益更佳;对于非转移性患者的PSMA-PET诊断亦有一定优势,但缺乏长期生存获益的证据。因此,PSMA影像学检查与传统影像学检查不一致时,若二者均发现转移病灶,建议按照PSMA影像检查结果指导治疗策略;依据传统影像诊断为nmPC患者时,建议按照传统影像学检查结果指导治疗策略。
 
前列腺癌的局部治疗
 
问题4:对于计划行淋巴结清扫的前列腺癌患者,是否会考虑采用PSMA PET引导?
 
推荐意见4:初步研究显示PSMA相比传统影像学有更高的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有改善手术便利性和准确性的潜力,因此,对于计划行淋巴结清扫的前列腺癌患者,可以考虑采用PSMA PET引导。
 
问题5:对于区域淋巴结转移前列腺癌患者,通常选择什么局部根治性治疗手段?
 
推荐意见5:区域淋巴结转移前列腺癌患者的局部治疗包括放疗和RP,尚无二者疗效对比的确证性证据,但也有研究初步显示RP有更高的生存获益,随着机器人手术的发展和成熟,对于区域淋巴结转移前列腺癌患者的局部治疗,建议选择RP+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问题6:对于计划接受外放疗(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EBRT)的无淋巴结转移的中/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是否会考虑使用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
 
推荐意见6:相比于常规放疗,SBRT的特点是对定位要求更高,单次放疗剂量更大,但放疗次数较少,在不良反应可耐受的情况下,对于计划接受EBRT的无淋巴结转移的中/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可考虑使用SBRT。
 
问题7:对于计划接受放疗+ADT治疗的淋巴结阴性高危/极高危前列腺癌患者,倾向选择什么放疗方式?
 
推荐意见7:对于计划接受放疗+ADT治疗的淋巴结阴性高危/极高危前列腺癌患者,全盆腔放疗相比仅前列腺放疗有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获益的潜力,但不良反应风险相应增加,建议选择全盆腔放疗,同时要注意减少胃肠道泌尿系统的并发症。
 
问题8:对于高危前列腺癌患者RP后的放疗,倾向选择什么时机?
 
推荐意见8:对于高危前列腺癌患者,RP后辅助放疗和挽救放疗疗效大体相似,但辅助放疗可增加泌尿生殖系统不良反应和勃起功能障碍的风险,因此,高危前列腺癌患者RP后,可考虑选择早期挽救性放疗或延迟挽救放疗。
 
非转移性前列腺癌的系统治疗
 
问题9:对于预期寿命>5年的高危/极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初始治疗,倾向于选择哪类方案?
 
推荐意见9:对于预期寿命>5年的高危和极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建议初始治疗选择新辅助治疗+RP+辅助治疗和EBRT+同期/辅助ADT治疗。
 
问题10:是否考虑ADT+NHT药物用于高危/极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
 
推荐意见10:对于高危/极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ADT+NHT药物新辅助治疗可降低患者MRD率和残留肿瘤负荷,提高pCR率和生存获益,临床可酌情考虑使用。
 
问题11:对于RP后有病理不良预后因素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倾向于选择什么辅助治疗?
 
推荐意见11:对于RP后有病理不良预后特征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ADT+放疗相比仅ADT辅助治疗可改善患者生存预后,但增加了肠道不良反应风险,盆腔淋巴结放疗可导致晚期血液/骨髓事件,专家共识建议选择ADT+EBRT,同时密切关注不良反应。
 
问题12:对于接受ADT+比卡鲁胺治疗的nmPC患者,若计划更换雄激素受体抑制剂(androgen receptor inhibitor,ARi),倾向选择的二代ARi是什么?
 
推荐意见12:对于接受ADT+比卡鲁胺治疗的nmPC患者,若计划更换二代ARi,可选择的药物包括达罗他胺、阿帕他胺和恩扎卢胺。
 
问题13:随着第二代ARi治疗前移趋势的发展,对于nmPC患者,是否认为PSA≥0.2 ng/ml时即应启动二代ARi治疗?
 
推荐意见13:对于nmPC患者,PSA<0.2 ng/ml患者相比PSA≥0.2 ng/ml患者的预后更佳,因此,PSA≥0.2 ng/ml时即应启动二代ARi治疗。
 
问题14:对于接受ADT±比卡鲁胺治疗的nmPC患者,是否认为无法维持PSA达标(PSA<0.2 ng/ml)时应更换二代ARi治疗?
 
推荐意见14:对于接受ADT±比卡鲁胺治疗的nmPC患者,PSA达标率较低,若无法维持PSA<0.2 ng/ml时,建议更换二代ARi,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获益。
 
mHSPC
 
问题15:对于低瘤负荷/低风险的mHSPC患者,倾向选择什么内分泌治疗药物?
 
推荐意见15:对于低瘤负荷/低风险的mHSPC患者,研究证实可获益的治疗方案包括ADT+达罗他胺+多西他赛、ADT+达罗他胺、ADT+阿比特龙+泼尼松、ADT+阿帕他胺、ADT+恩扎卢胺。
 
问题16:对于高瘤负荷/高风险的mHSPC患者,建议首选什么内分泌治疗方案?
 
推荐意见16:对于高瘤负荷/高风险的mHSPC患者,应优选三联治疗方案,考虑ADT+达罗他胺+多西他赛明确的疗效及良好的安全性,若患者可耐受多西他赛治疗,建议首选ADT+达罗他胺+多西他赛方案。
 
问题17:对于合并内脏转移的mHSPC患者,建议首选什么内分泌治疗药物治疗方案?
 
推荐意见17:对于合并内脏转移的mHSPC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包括达罗他胺联合方案和阿比特龙联合方案。考虑ADT+达罗他胺+多西他赛明确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建议首选ADT+达罗他胺+多西他赛方案进行治疗。
 
问题18:当mHSPC患者计划使用三联治疗方案时,NHT药物与多西他赛如何制定给药顺序?
 
推荐意见18:结合临床实践,当mHSPC患者计划使用三联治疗方案时,在ADT+NHT治疗基础之上3个月内择期启动联合多西他赛,使患者疗效得到保证的同时,提高治疗依从性,多西他赛治疗最多不超过6个周期。
 
问题19:对于寡转移[≤3处远处转移灶(未合并内脏转移)]患者,倾向选择什么治疗策略?
 
推荐意见19:寡转移[≤3个远处转移灶(未合并内脏转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晚期前列腺癌,在有效系统治疗的基础上,联合RP或放疗等治疗策略均在积极探索中,现有研究提示有治疗潜力的治疗策略包括系统治疗+原发灶和转移灶局部治疗、系统治疗+原发灶局部治疗、系统治疗。
 
mCRPC的系统治疗
 
问题20:mCRPC患者是否需要常规进行基因检测?
 
推荐意见20:mCRPC患者具有较高的分子异质性,通过精准分子分型将患者分为不同人群,逐个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有效的治疗策略,建议对mCRPC患者常规进行基因检测。
 
问题21:对于既往未经NHT和多西他赛化疗,BRCA1/2突变mCRPC患者(非M1b期),在维持ADT的基础上,倾向选择哪些治疗药物用于一线治疗?
 
推荐意见21:对于既往未经NHT和多西他赛化疗,BRCA1/2突变mCRPC患者(非M1b期)的治疗,既往多采用PARPi单药治疗。研究显示,PARPi+NHT药物有协同作用,可进一步提高mCRPC患者的rPFS,成为临床治疗新的选择。同时,临床实践中需要考虑联合治疗的成本效益。
 
问题22:对于既往未经NHT,无HRRm mCRPC患者(非M1b期),在维持ADT的基础上,倾向选择哪些NHT药物?
 
推荐意见22:对于既往未经NHT,无HRRm mCRPC患者(非M1b)的治疗,在维持ADT的基础上,可考虑联合的NHT药物包括阿比特龙/泼尼松、恩扎卢胺、瑞维鲁胺、阿帕他胺和达罗他胺。
 
问题23:是否认为骨转移mCRPC患者可考虑使用核素+NHT药物?
 
推荐意见23:对于骨转移mCRPC患者,已发布的研究结果为氯化镭[223Ra]+恩扎卢胺方案在骨转移mCRPC的应用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因此,可首选采用核素+NHT药物治疗骨转移mCRPC患者。
 
问题24:mCRPC患者改变治疗方案的时机应为什么?
 
推荐意见24:当mCRPC患者出现症状恶化、新的临床症状或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时,应考虑改变治疗方案。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系统治疗
 
问题25:应在什么时间开始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瘤?
 
推荐意见25:对于伴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建议出现以下情况时开始骨转移瘤治疗:PSA升高、骨痛增加和骨转移灶增加。
 
问题26:对于骨转移前列腺癌患者,在维持ADT的基础上,联合哪些治疗手段可提高患者生存获益?
 
推荐意见26:对于骨转移前列腺癌患者,在维持ADT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获益,建议选择联合氯化镭[223Ra]、177Lu-PSMA-617和NHT药物。
 
问题27:哪些骨转移前列腺癌患者可考虑使用氯化镭[223Ra]治疗?
 
推荐意见27:无论是有症状或无症状的骨转移前列腺癌患者,氯化镭[223Ra]治疗均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获益,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问题28:哪些骨转移前列腺癌患者应首选氯化镭[223Ra]+恩扎卢胺治疗?
 
推荐意见28:对于首选氯化镭[223Ra]+恩扎卢胺治疗的骨转移前列腺癌患者,应符合标准包括:(1)无症状或轻度症状;(2)WHO PS为0或1分;(3)既往未接受过氯化镭[223Ra]治疗;(4)无已知的内脏转移病灶。
 
问题29:对于接受氯化镭[223Ra]治疗的患者,应采用的疗效评价指标有哪些?
 
推荐意见29:对于接受氯化镭[223Ra]治疗的患者,建议通过影像学检查、PSA、ALP、LDH检查和疼痛评分进行疗效评价。
 
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管理
 
问题30:对于接受根治性治疗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重点关注的长期生活质量包括哪些方面?
 
推荐意见30:对于接受根治性治疗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应重点关注的长期生活质量包括尿控功能、性功能、肠道功能、心理状况、ADT治疗引起的心血管和骨折风险。
 
问题31:患者使用NHT治疗期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专家推荐意见31:使用NHT治疗期间影响生活质量的毒副作用有皮疹、跌倒、肝损伤、癫痫、心血管事件和疲乏。
 
问题32:对于新型内分泌药物开始给药前,是否推荐常规咨询患者同期使用的其他药物?
 
推荐意见32:对于计划接受NHT治疗的患者,建议常规了解患者的合并药物,选择药物相互作用少的NHT药物,从而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疗效和生活质量降低。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前列腺癌

分享到: 更多